“极致的摸鱼”和“超神的绩效”,这两个完全矛盾的现象,如同一对正负电极,狠狠地击在了王经理的CPU上,让他那颗被“奋斗”和“KPI”填满的大脑,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嗡鸣。
他无法理解。
一个正常人的大脑,在面对无法理解的矛盾时,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承认自己错了,要么……强行将矛盾合理化。
王经理,显然选择了后者。
他的脑海中,开始了一场疯狂的头脑风暴,一场惊心动魄的“自我迪化”。
“不对……这一定不是摸鱼……”他喃喃自语,眼神开始变得迷离而狂热。
“他每天看似在发呆,但眼神却异常专注,这难道不是在用一种更高维度的方式,在脑内进行思考和代码构建吗?”
“他从不加班,准点下班,这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他的效率己经高到了不需要用时间来弥补的境界!这是顶级天才对平庸规则的蔑视!”
“他不参加团建,不与同事交流,这不是不合群,这是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不屑于无意义的社交!”
“我懂了!我全懂了!他根本不是在摸鱼,他是在用一种我们凡人无法理解的方式,进行着更高层次的工作!他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眨眼,可能都在优化着脑海中的算法!”
王经理越想越激动,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推论无懈可击。他把秦松所有的“反常”行为,全部自行解读为“顶级天才不屑于与凡人为伍”的孤高表现。
那个被李响上交的“AutoFish”脚本,此刻也成了铁证!普通人怎么可能写出如此精妙的工具?这分明是天才在感到无聊时,随手写下的一个“玩具”!
就在王经理的世界观被重塑并焊死之时,秦松接到了林清雅的关心电话。
“秦松,实习还顺利吗?听说星辰科技很辛苦,你还习惯吗?”
秦松正因为小说断更而感到烦躁,唉声叹气地抱怨道:“别提了,工作太无聊了,每天重复同样的事情,感觉脑子都快生锈了。”
电话那头的林清雅听到这话,却自动将其翻译成了另一个版本——“这种级别的工作,对我来说毫无挑战性,如同探囊取物。”
她对秦松的崇拜,瞬间又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挂掉电话,王经理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他认为,自己作为伯乐,有责任,也有义务,去“激活”这位沉睡在团队中的绝世天才,让他为团队,为公司,做出“真正”的贡献。
他打开了公司的项目库,开始搜寻一个足够棘手、足够有挑战性的任务。
很快,他的目光,锁定在了一个被打上了红色“高危”标签、积满了灰尘的烂摊子项目上。他认为,这,才是唯一配得上“天才”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