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到了秦松身上。
被逼无奈的秦松,在一众“幸灾乐祸”和“同情怜悯”的复杂目光中,慢吞吞地站了起来。他摘下耳机,接过同学递过来的项目要求书,草草扫了一眼。
然后,他当着全班同学和两位老师的面,毫无征兆地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这么麻烦干嘛?”
他睡眼惺忪,声音里透着一股子没睡醒的慵懒。
“把去年‘校长杯’的获奖项目拿来,换个皮,改改里面的数据模型,把分析交通流量的那一套,改成分析企业现金流。主题从‘智慧城市’改成‘AI赋能’,PPT重新做一下,两天就能搞定。”
他话音落下,全场陷入了一片诡异的死寂。
所有人都被他这番惊世骇俗的言论给震得外焦里嫩。
这……这不就是赤裸裸的抄袭吗?!
张伟第一个反应过来,他像是抓住了天大的把柄,立刻激动地跳了起来,指着秦松厉声反驳:“秦松!你这是抄袭!是可耻的学术不端!你这是在拿我们全班的学分和声誉开玩笑!”
秦松甚至懒得正眼看他,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一眼,语气平静得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你管这叫抄袭?所有科学研究、所有技术论文,哪一个不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这叫‘迭代创新’,懂吗?”
一旁的辅导员听得眉头紧锁,正要开口训斥这种投机取巧的行为。
可站在他身边的王教授,原本也是一脸不赞同,但在听到“迭代创新”这西个字时,他脸上的表情却瞬间凝固了。
几秒钟后,他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眼睛里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甚至因为激动,忍不住抚掌大赞:
“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妙!实在是太妙了!”
王教授兴奋地在原地踱步,像个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
“这不是抄袭!这根本就不是抄袭!这位同学的思路,简首是天才!他抓住了创新的本质!真正的创新,很多时候并非是另起炉灶,而是在成熟的、经过市场验证的框架上,进行低成本、高效率的微调和应用场景迁移!这在商业领域,叫‘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轻资产模式创新’!思路太妙了!”
全班同学,包括张伟在内,全都石化当场。
他们目瞪口呆地看着王教授,感觉自己的认知正在被无情地颠覆。
还能……这么解读的吗?
最终,在王牌教授的权威认证和大力支持下,计算机(2-)班全体同学,愉快地采纳了秦松的“方案”。他们花了不到两天时间,就将去年的项目“换皮”成功,交了上去。
几天后,结果公布,秦松班级的项目,因其“极具前瞻性的高效创新思路”,获得了王教授给予的最高评价。
当其他班还在为代码里的bug熬夜爆肝时,秦松班级己经因为“一句话的解决方案”,提前锁定了这门课程的最高学分。
而那位对秦松赞不绝口的王教授,在课程结束后,私下找到了他。
“秦松同学,你的思维模式,不应该被一个小小的课程项目所局限。”王教授看着他,眼神灼热,“有一个含金量极高的全国性学术竞赛,‘挑战杯’,我想推荐你代表我们学院去参加,并且,我承诺,由我亲自来指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