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我躺平了整个世界 > 第31章 引爆全院的天才范例(第1页)

第31章 引爆全院的天才范例(第1页)

孙教授的办公室里,灯火通明。

己经是深夜十一点,这位在学术界以严谨古板著称的老人,正一脸疲惫地揉着太阳穴。桌上堆着十几份小组报告,每一份都厚达数十页,里面塞满了密密麻麻的数据、图表和公式。

然而,没有一份能让他满意。

“智能调度……拓宽主干道……潮汐车道……全都是拾人牙慧!”孙教授叹了口气,将一份近百页的报告扔到一旁。这些方案看似努力,实则都是在现有框架内打转,没有一个能触及问题的本质。对于那个困扰了江州乃至全国多年的顽疾,这些不过是隔靴搔痒。

疲惫与失望涌上心头,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用如此高难度的课题来考核本科生,是否太过苛刻。

就在他准备关灯回家时,目光落在了桌角那份最薄的报告上。

十几页,纸张单薄,封面标题却狂得没边——《关于构建城市交通神经网络微循环系统的颠覆性构想》。

“颠覆性?”孙教授自嘲地笑了笑,拿起报告,准备用三分钟时间看完这份“狂妄之作”,然后给它一个不及格的分数。

他翻开了第一页。

映入眼帘的,不是复杂的数据模型,而是一张酷似手绘的简图。一根粗壮的“主动脉”旁,延伸出无数杂乱如蛛网的“毛细血管”。

“胡闹!”孙教授的眉头瞬间紧锁。这套“微循环理论”,早在十年前就有瑞典学者提出过,并被证明是一个失败的死胡同,因为它无法解决微循环并入主干道时的“反向拥堵”问题。现在居然还有学生拿这种被淘汰的理论来糊弄他。

他强压着怒火,耐着性子继续往下看。

当他看到报告中对瑞典学者那篇失败论文的引用,以及对其失败原因的精准剖析时,他脸上的不耐烦稍稍收敛。

当他的目光,落在那张简图的某个细节上时——那些在“主动脉”与“毛细血管”连接处,被看似随意点上去的几个微小“环状结构”——他的瞳孔,骤然一缩。

那不是随意的涂鸦!

那是……那是微型缓冲区!是逆潮汐单行道!

孙教授的手开始微微颤抖,他猛地抓起桌上的放大镜,凑到那张图前,仿佛在鉴定一件绝世的古董。

那几个微小的“环”,就像是在庞大的城市交通网络中,安装了无数个精巧无比的“心脏瓣膜”!它们允许车流在高峰期从主干道丝滑地“渗透”进微循环网络,却又在平峰期通过单向阀的逻辑,阻止了微循环车辆无序涌入主干道,彻底根除了那个困扰学界十年的“反向拥堵”死结!

“啪!”

他猛地一拍桌子,霍然站起。

疲惫与困倦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现新大陆般的狂喜与震撼。

“天才……天啊,这是真正的天才!”老教授在狭小的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嘴里喃喃自语,眼神亮得吓人,“它不需要大规模改造,不需要昂贵的智能设备,它只需要对现有的社区道路进行最细微的逻辑引导……成本几乎为零,但效果,却是颠覆性的!”

“这哪里是方案,这简首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