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我躺平了整个世界 > 第29章 最清闲的边角料小组(第1页)

第29章 最清闲的边角料小组(第1页)

开学第二个月,一门名为《未来城市架构》的核心专业课,成了计算机学院所有大三学生的噩梦。

授课的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教授,姓孙,学术声望极高,但教学风格也以严苛和古板著称。

第一堂课,孙教授就宣布了本学期的期末考核方式——不考试,只看小组项目。而项目的课题,只有一个,却是一个困扰了江州乃至全国各大城市规划学界多年的顽疾:解决“新城区潮汐交通拥堵”问题。

这个课题的难度,远远超出了本科课程的范畴,几乎相当于一篇硕士毕业论文的水平。

消息一出,整个教室顿时炸开了锅。

“疯了吧?让我们解决潮汐拥堵?市政府的专家组研究了好几年都没搞定!”

“这门课死定了,孙老头是存心不想让我们毕业啊!”

短暂的哀嚎过后,求生的本能让所有学生立刻行动起来。想要完成这个不可能的任务,唯一的办法就是强强联合,抱紧最粗的大腿。

班长张伟再一次展现了他学生会主席的组织能力。他几乎是在孙教授话音落下的瞬间,就锁定了班里成绩最好、代码能力最强的几个学霸,迅速上前交涉。凭借着自己的人脉和承诺,他很快就组建了一支星光熠熠的“必胜”梦之队。

一时间,班级里拉帮结派,气氛变得异常紧张。平日里关系不错的同学,此刻为了争夺一个“大腿”的名额,甚至暗地里互相使绊子。每个人都在用尽浑身解数,推销自己,寻找强大的队友。

整个教室,仿佛变成了一个修罗场。

唯一的例外,是坐在最后一排角落里的秦松。

他依旧靠着墙壁,塞着耳机,眼睛望着窗外飘过的云,仿佛这场关乎所有人生死存亡的“内卷”风暴,只是与他无关的背景噪音。

坐在他不远处的林清雅,没有参与到这场混乱的组队中。她的目光,时不时地飘向秦松。她发现,这个男人身上有一种奇异的魔力,无论周围的环境多么嘈杂、多么紧张,他似乎永远都能维持着一种绝对的平静和松弛。

这种与周遭格格不入的气质,让她愈发感到好奇。

十几分钟后,分组尘埃落定。大部分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强者组队,弱者抱团。

最终,只剩下了三个人。

睡了一觉的秦松,一个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代码能力平平的眼镜男,还有一个是从外语系转专业过来,基础薄弱到几乎什么都不会的女生。

根据规则,这三个没人要的“边缘人”,被自动分配到了一组。

消息公布时,那个眼镜男和转系女生,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们看着身旁这个传说中的“天才”,却又完全不抱任何希望。毕竟,天才的传说很多,但懒散的传说更多。跟秦松一组,在他们看来,和首接宣告这门课挂科没什么区别。

“那个……秦松同学,”眼镜男鼓起勇气,用蚊子般的声音问道,“这个项目……我们怎么办啊?要不……我们现在开始分工查资料?”

他旁边的女生也用一种近乎哀求的眼神看着秦松。

秦松终于收回了望向窗外的目光,他看了看两个愁云惨雾的组员,脸上露出“真麻烦”的表情。

他想了想,开口说道:“别急,下课前我给你们个思路。然后各回各家,该干嘛干嘛。”

他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意味,让两个本己绝望的组员,心中莫名地安定了一丝。

张伟带着他的梦之队从后排走过,恰好听到了秦松的话。他看了一眼秦松小组那堪称“边角料”的配置,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冷笑。

在他看来,秦松上次的胜利不过是运气好,碰上了一个他恰好擅长的、可以投机取巧的课题。而这次的城市架构项目,是一个需要海量数据分析和复杂系统工程的庞大难题,绝非靠一点小聪明就能解决。

秦松,己经彻底“堕落”了。

“叮铃铃——”

下课的铃声终于响起。

在两个组员忐忑不安的注视下,秦松从书包里摸出一个皱巴巴的笔记本,随手撕下一页,又从笔袋里找出一支快没油的圆珠笔,在纸上“唰唰”画了几笔。

那是一个极其潦草的简图,看上去就像一根主干,旁边延伸出无数密密麻麻、杂乱无章的细线,整体结构,有点像生物课本上的“毛细血管”网络。

他把这张纸撕下来,递给眼镜男。

“喏,思路。”

“就……就这个?”眼镜男看着手里的“涂鸦”,彻底懵了。

“对,”秦松己经开始收拾他那空空如也的书包,准备冲向食堂,“就照着这个‘毛细血管’的方向,去搜集资料就行,很简单。”

说完,他便背上包,在全班同学或同情或嘲讽的目光中,第一个走出了教室。

只留下两个组员,拿着那张被秦松称为“思路”的潦草图画,在风中凌乱,面面相觑。

这鬼画符一样的东西,真的能解决困扰了城市规划学界多年的顶级难题吗?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