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无相子最后和谁在一起了 > 第95章 遗墟炼法(第1页)

第95章 遗墟炼法(第1页)

混沌海无边无际,各色乱流如沸汤翻滚——赤的星焰流、蓝的寒冰气、紫的雷霆涡,相互碰撞、吞噬,迸发出足以撕裂金仙法袍的能量余波,在虚空中交织成一张狂暴的巨网。

我悬停于乱流之间,灰雾之躯随气流轻轻起伏,并未急于追赶那重伤遁走的云渺子。他道袍上那缕混沌印记如黑暗中永不熄灭的蛛丝,在我识海清晰跳动,追踪着其逃窜的方向;更兼他受归墟之力重创,金色仙血损耗甚巨,仙光黯淡如风中残烛,气息断断续续,显然一时半刻难以远遁,更无力察觉身后追踪。当务之急,是趁热打铁,将此前于葬神沙漠沙殿遗迹中解析的“蚀道”感悟,彻底转化为属于我的力量。

凝练“混沌蚀痕”,需寻一处绝佳之地:既要能隔绝外界窥探,避免炼法波动引来混沌海中的凶险存在;其本身法则又需足够“坚韧”,方能承受凝练过程中可能逸散的悖逆之力与本源反噬。心念如无形之网,瞬间撒向这片混沌未明之地——掠过被死气笼罩的陨星坑,那里法则过于脆弱,不堪一击;掠过漂浮的晶体秘境,其内灵气过盛,易与混沌本源冲突;最终,目光锁定在一处漂浮于乱流中央的上古战场遗墟。

此地乃是一块方圆千里的巨大陆地碎片,边缘参差不齐,布满被巨力撕裂的狰狞断面,露出内里层层叠叠的岩石与土壤。碎片之上,宫阙尽数倾颓:琉璃瓦早己化作齑粉,只余下焦黑的梁柱斜插在沙砾中,柱身刻满的上古云纹被煞气侵蚀得模糊不清;神兵利器折断散落,青铜剑的剑脊崩开数寸,铁斧的刃口卷成废铁,其上残留的灵光早己湮灭,只余下锈迹斑斑的痕迹;枯骨与甲胄更是随处可见——有的枯骨粗壮如巨柱,显是上古魔神遗骸,骨缝中还嵌着断裂的仙兵碎片;有的甲胄镶嵌着碎裂的宝石,依稀能辨认出天庭制式,却己被鲜血浸透、凝固成黑褐色。整片遗墟弥漫着浓烈到化不开的煞气,混杂着神魔陨落前的不甘战意,连混沌乱流靠近此处,都要放缓流速。这是上古神魔征战留下的战场残骸,其法则因惨烈厮杀早己扭曲破碎,却又因交战双方皆是执掌大道的大能,残留的法则碎片带着本源的坚固,在破碎与坚韧间形成一种诡异的平衡,正是炼法的理想之所。

我缓缓降临于这片死寂遗墟的中央,一处被巨力轰击出的深谷之中。这道深谷足有百丈深,谷壁陡峭如削,布满拳大的坑洞——那是当年神魔交手时,拳风与法宝余波留下的痕迹。谷内煞气化作黑红色的雾霭在谷底翻滚,寻常生灵只需吸入一缕,便会心神俱裂、爆体而亡,于我却是天然的屏障,能将炼法的波动彻底掩盖。我盘膝虚坐于谷底中央,并非凝聚实体,而是任由灰雾之躯与周遭破碎的天地法则缓缓相融——每一缕灰雾都化作无形的触须,缠绕上那些漂浮的法则碎片,既是感知,亦是借力。

心神沉入识海深处,回溯此前吞噬、解析的“蚀道”残痕。逆爻此人才情的确惊世骇俗,他对天地法则的理解异于常人:不视其为至高无上的秩序,而视作一件布满细微瑕疵的琉璃器——那些瑕疵,便是法则运转时的滞涩、衔接处的疏漏,或是与其他法则碰撞产生的微小间隙。他的“蚀道”之术,便是以自身神识为探针,精准找到这些瑕疵,再注入特制的“意念咒力”——这咒力非金非木,非气非灵,乃是将对法则结构的理解压缩成的精纯意念,需与欲破坏的法则频率完全匹配,如同钥匙对锁孔,方能顺着瑕疵钻入,令法则从内部蔓延、崩解。

我之本源乃混沌虚无,可化万相,自不必完全照搬其法。逆爻之术重在“破坏”,而我所欲凝练的“混沌蚀痕”,更近乎一种“存在的否定”。它本身即是“无”,无形无质,不携半分能量波动,却能依附于一切“有”之上——无论是实物、法宝,还是法则、秩序。其运作之理,如同水滴石穿,不急于求成,却能潜移默化地侵蚀目标秩序结构的“存在根基”,一点点模糊其“确定”的属性,令其从“稳固”滑向“混沌”,最终彻底失去原本形态,归于我之混沌本源。

凝练过程中,需精准把控混沌本源与“蚀道”之理的平衡,一个不慎,要么蚀痕无力依附于“有”,沦为无用之功;要么失控的混沌之力反噬自身,动摇我“无相”的存在根基,恐将消散于混沌之中。

我凝神静气,引动一缕最精纯的混沌本源自识海溢出,顺着指尖灰雾缓缓流淌。依着对“蚀道”之理的理解,我以意念为梭,将混沌本源编织成极细的丝线——每一根丝线都蕴含着“否定存在”的微意,每一次编织都对应着一种法则的瑕疵形态

。谷中翻滚的煞气被无形之力牵引,化作道道黑红色气流,如同游蛇般缭绕于我周身,却被灰雾无情吞噬,那些蕴含着神魔战意的能量,瞬间被拆解为最基础的混沌粒子,化作淬炼蚀痕的资粮。脚下的岩石中,偶尔有残破的法则碎片亮起微弱的金光或黑光——那是上古仙神与魔神残留的法则印记,似在抗拒这种悖逆本源的侵蚀,却终究力量太弱,在灰雾的包裹下悄然湮灭,成了蚀痕成型的“磨刀石”。

时间于此地彻底失去意义。混沌海中无日月交替,遗墟上无昼夜之分,唯有指尖的灰雾在缓缓流转,煞气在不断被吞噬,法则碎片在持续湮灭。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一炷香,或许是千百年——我指尖之上,一缕比发丝更细、近乎透明的灰线终于缓缓浮现。

这灰线没有任何气息波动,在煞气的映衬下几不可见;若以神念强行探查,只会觉得那处空无一物,神念掠过的瞬间,还会隐隐有种被“消融”的诡异感,仿佛连感知本身都要被其蚀穿。

成了。这便是最初形态的“混沌蚀痕”。

我意念微动,那缕灰线如活物般脱离指尖,轻轻飘向深谷岩壁——岩壁上嵌着一块丈许高的巨岩,岩面光滑如镜,其上刻着一道上古防御符文,虽历经万古厮杀,符文早己黯淡,却依旧散发着微弱的稳固气息,是这片遗墟中少有的未曾彻底崩解的存在。

灰线触及巨岩的刹那,无声无息,没有能量爆发,没有岩石碎裂,仿佛只是一缕微风拂过。但数息之后,那历经万古都未曾被煞气侵蚀、被乱流损毁的坚硬岩石,以及其上顽固的防御符文,竟如同被无形的大手抹去般,自接触点开始,悄然化作最细微的淡灰色尘埃。尘埃簌簌落下,没有堆积,而是在触及地面的瞬间便融入煞气之中,彻底消散,渺无踪迹。

这是真正的“抹除”——从存在根基上,否定了巨岩与符文的“实在性”。

我心下稍定,指尖灰雾轻轻一收,那缕蚀痕便隐没于本源之中。此术初成,威力虽仅限于实物,且影响范围极小,却己完美验证了“否定存在”的核心思路。假以时日,待我对“蚀道”之理领悟更深,将蚀痕凝练得更为精纯,届时无论是仙佛的本命法宝禁制、上古大阵的核心节点,乃至巡天阁所代表的秩序枷锁,或许真能以这“混沌蚀痕”悄然侵蚀,收到奇效。

正当我欲继续温养这道新生蚀痕,使其与混沌本源结合得更为紧密之时,眉心忽然猛地一跳——附着在云渺子道袍上的那缕混沌印记,陡然传递回一股极其强烈的空间震荡之感!这仿佛他被某种强大的外力强行拖拽,毫无反抗之力地卷入了某个秘境之中!紧接着,印记的感应骤然变得极其微弱、断续,如同隔着层层叠叠的厚重屏障,每一次跳动都带着被压制的滞涩——显然,那秘境之外布有强大的禁制,正全力隔绝外界的感知。

我立刻调动识海,锁定印记最后传递的方位——那是三十三天外更深邃的混沌区域,此前我追踪时未曾留意。不同于周遭的狂暴乱流,那片区域的法则异常稳固平和,隐隐透着一丝与天庭一样的秩序气息,却又更为古老、隐秘。

看来,云渺子是逃回了他的老巢,或是某个与他渊源极深的隐秘道场。能在混沌海深处营造出如此稳定的环境,还布下足以隔绝混沌印记的禁制,绝非寻常洞天福地可比,其背后必然牵扯着不简单的势力。

我缓缓起身,周身缭绕的煞气瞬间被灰雾吞噬干净,指尖那缕新生的蚀痕早己隐没不见,只余下混沌本源的纯粹与静谧。是时候去拜访一下这位神秘的云渺子道友了。或许,他那隐秘道场之中,藏着更多关于“逆爻”的生死之谜、“蚀道”的完整传承,乃至“协议”与“归墟”之间的深层关联。

心念一动,灰雾之躯化作一道若有若无的灰影,如悄无声息地潜入混沌海更深处,循着印记最后传来的模糊方位,疾驰而去。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