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凉如水,李正辗转反侧。
躺在杨志亲手为他收拾出的床上。
李正就好像觉得今天是做梦一般。
他自从父母去世,整个人活的如狗一样。
大哥不喜欢,嫂子不待见,硬是逼着他去下乡插队。
好不容易熬到回城,大哥和嫂子恨不得把他吃掉。
连个正经的屋子都不给,就把那脏兮兮的柴房给了他。
为了能够吃上一口饭,李正在嫂子的逼迫下签了不平等协议。
承诺父母留下的房子归属大哥,他自愿放弃父母任何继承权。
其实他哪里愿意这样?可不这样做他又如何在城里活下去?
每天浑浑噩噩,看不到一点希望,未来根本就没有方向。
就在这时候他听到表弟康庆民说起了杨志。
说他们一帮人跟着杨志学会了磨刀的手艺。
如今虽然挣不到太多钱,但起码不至于挨饿,更不用受左邻右舍的白眼,让人看作是啃老吃白饭的。
李正也想去学,可知道康庆民等人学艺的代价后,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康庆民他们能学本事,那都是棉纺厂那位胡厂长付出昂贵代价的。
他一个什么都没有的普通人,人家凭啥要把手艺教给他?
当听表弟说起杨志正在到处收旧电器的时他又动心了。
想到有次去收购站卖旧书,在那里看到许多旧电器。
他就开始琢磨怎么能从收购站把那些东西弄出来。
偷!这是他想到的第一个办法。
但是想来想去,他也没那胆子。
要是被人抓住,他李正这辈子就算是彻底毁了,还是无法翻身那种。
没办法,他就琢磨出个别的主意,那就是设计一出戏。
假装救了崔大勇的儿子,然后到抚阳河抓鱼跟崔大勇换。
就像今天师父杨志说的一样,起码不是平白拿人家东西。
事实上他也清楚,他那几条鱼是压根换不来那些东西的。
是崔大勇给他的回报,回报过后估计崔大勇也就不会再搭理他。
幸好师父怜惜他,还是把他收到门下,也让他亲眼见到师父翻云覆雨的本事。
硬是将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处作了兄弟,人家还主动要帮师父做些什么。
等到回来师父对他说的那些话,更是让他心潮澎湃,如今都难以平复。
占小便宜吃大亏、眼光要放长远、等价的才是友谊,以及那句莫贪小利、莫丧良心,都在不断冲击着他的心灵。
如果早些时候他能听到这些,或许也不至于混到如今的地步吧?
插队的时候,村里人对他还是非常好的,也喜欢帮助他们这些知青。
可他们心里总觉得和农民不是一个阶层,做出了许多让人伤心的事。
致使最后那些对他们好的人,都不再搭理他们,甚至变得厌恶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