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二队如今正在收的红薯,每个人的口粮中都要加入一些,不然光给细粮哪里有那么多?一亩地才收这么二三百斤。
刨除口粮之后,还要留第二年的粮种,剩下的才会按照工分去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就只有口粮。
五保户例外,他们不干活也有一定量的口粮,不会他们给饿着,也算是社会福利。
等到七点左右,各家老人孩子开始送饭,大家伙坐在地头田埂上就开吃。
老人孩子开始按照分配的工作去捆麦个子、捡麦穗或者是播种。
播种就是在割完麦子的地上首接播玉米,也有一些地会种花生、高粱、大豆,不过玉米还是大多数,谁让玉米能吃饱呢?
农村大部分家庭,一年中消耗最多的粮食就是玉米,有的人家一天三顿都是玉米粥,忙的时候喝稠点的,不忙的时候喝稀点儿的,里面切几块红薯就算是好饭了。
杨志没穿越之前,家里原来基本上都是吃这些,也就这两个月他挣了钱,也弄到不少的粮票,孩子们吃的都是细粮。
杨柳知道他干活累,大早起就给他吃的面条子,下面还卧着俩鸡蛋,看得其他人都羡慕不己,说有闺女就是享福。
杨志嘿嘿一笑,“那必须的!有九个闺女我这辈子就等着享福了!你们看吧,过上二十年,你们哪个都不如我!”
大家全都是哈哈大笑,不过真正相信的没几个,想的都是没儿子到时候闺女都嫁人,看谁还管你个老头子。
杨志自然知道他们所想,也不是很在意,到时候谁享福谁知道,干嘛要让他们相信?后世谁不知道生闺女享福?
吃完早饭,赵大海来找杨志,让他去晒麦场支应着,今天要开始脱粒。
杨志立马提着镰刀赶往晒麦场。
去晒麦场可比在田里割麦要舒服多了,事实也确实如此,杨志只是指挥着人把脱粒机搞好,只是站在旁边看着就好。
三台脱粒机一起打开,每台占据一片地方,柴油机响彻西野,麦粒一颗颗的飞落而下,满是丰收的味道。
杨志找了好久找到个不错的活儿,那就是提着木杈挑麦秸,这活不那么脏而且还不累,最重要是对腰好。
柴油机不断轰鸣、脱粒机不断转动,所有人都喜笑颜开,大声喊着这么脱粒,实在是太轻松了。
就是有点费嗓子!杨志笑了笑,把己经堆好的麦秸推到麦秸垛下面,有专人会将麦秸挑上去。
田园风情、丰收喜悦,农民一辈子都是这样,最高兴地时候就是看到丰收、看到希望。
金黄的粮食在农民心中比什么都要重,因为有了这些粮食全家老小才不会饿肚子。
杨崇信在三处脱粒场地来回溜达,发现谁敢偷偷抽烟,立马就是劈头盖脸一顿骂。
千万不要小看农民的防火意识,平时大家不在乎,可打场谁敢抽烟绝对会被骂死。
想抽也行,离开晒麦场的区域,到几百米外的路边去蹲着抽,抽完了再回来。
但是工分嘛。。。。。。总不能别人都干活,你三番两次去抽烟偷懒还要拿满工分吧?
杨崇义在晒麦场外围转来转去,他这几天就没干啥,跟小孩子一起捡麦穗了。
如今看到晒麦场热闹,就跑来看,看到三台脱粒机转了好一会儿。
才偷偷溜到杨崇信跟前,死拉活拽的把他拉到晒麦场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