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初临县城,过江猛龙
云海县的客运站,像一个巨大而嘈杂的蜂巢。
刺耳的鸣笛声、小贩高亢的叫卖声、旅人疲惫的交谈声,混杂着柴油尾气和路边摊食物的香气,编织成一张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的大网,将每一个初来乍到的人,都网入其中。
孙二狗背着一个半旧的帆布旅行包,站在出站口的人潮中,却如同一块投入激流的磐石,任由周遭喧嚣涌动,自有一股岿然不动的沉稳。他穿着一身从青石镇上买来的、最普通的蓝色夹克和牛仔裤,脚下是一双沾了些许黄土的运动鞋,朴素得就像一个刚刚进城寻找活计的山里青年。
然而,他那双看似随意扫视着西周的眼睛,却锐利如鹰。
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刺眼的阳光,街道上川流不息的钢铁洪流,街边橱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以及那些穿着时髦、神色匆匆的男男女女……这一切,都与杏花村的宁静、青石镇的质朴,形成了天壤之别。
他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气。
庞大、驳杂、充满了欲望与活力。无数道或强或弱的气息,在这里汇聚、碰撞、纠缠,构成了一幅远比山林猛兽更加复杂、也更加危险的“生态图”。
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临行前的一幕幕。
陈静为他仔细整理着衣领,那双智慧的眸子里满是柔情与叮咛,反复嘱咐他万事小心,不可逞强;李淑芬红着眼圈,将一包又一包亲手制作的药丸和肉干塞进他的行囊,丰腴的身体紧紧贴着他,仿佛要将自己的体温都传递给他;王二丫和赵铁妞一左一右,一个挥着拳头让他“在外面不许拈花惹草”,一个却又红着脸偷偷塞给他一张写着“早点回来”的纸条;还有赵灵儿,那温柔如水的少女,只是静静地看着他,那双会说话的眼睛里,盛满了化不开的依恋与信任。
这些女人,是他最甜蜜的牵挂,也是他最坚实的后盾。她们用自己的柔情与决绝,为他筑起了一个温暖的港湾,让他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化龙出海。
“云海县……”孙二狗轻声呢喃,眼神中的一丝温情迅速被一股锐利的、充满了侵略性的光芒所取代。
他知道,这里,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为了守护身后的那份安宁,为了给他的女人们一个无人敢欺的未来,他必须在这片更广阔的土地上,打下属于自己的江山。而征服,往往是从最微小的地方开始的。
腹中传来一阵轻微的饥饿感,长途跋涉的疲惫也泛了上来。孙二狗的目光,被街角一个飘着袅袅白气的小吃摊所吸引。
那是一对年过花甲的老夫妇经营的面摊。老翁负责下面,动作略显迟缓,但一招一式都透着经年累月的熟稔;老妪则负责招呼客人、收拾碗筷,脸上布满了风霜的皱纹,但笑容却很温暖。
孙二狗走了过去,在一张空着的小木桌旁坐下。
“老板,来碗牛肉面,多加辣子。”
“好嘞!小伙子稍等!”老妪热情地应了一声,手脚麻利地为他擦了擦桌子,倒上了一杯热茶。
很快,一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牛肉面便端了上来。面条筋道,汤头浓郁,大块的牛肉炖得软烂入味,上面还撒着一把翠绿的葱花,让人食指大动。孙二狗拿起筷子,也不客气,埋头便吃了起来。
就在他吃到一半的时候,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响起,三西个流里流气的青年,骑着改装得花里胡哨的摩托车,停在了面摊前。
为首的是个染着一头黄毛的家伙,瘦得像根竹竿,脖子上挂着条粗大的假金链子,胳膊上纹着一条歪歪扭扭的带鱼,自以为很威风,实际上却充满了滑稽感。他身后跟着的几个,也都是一副吊儿郎当、游手好闲的模样。
“死老头,老太婆,这个月的‘孝敬钱’,该交了吧?”黄毛从摩托车上跳下来,用脚尖踢了踢面摊的桌腿,语气嚣张地说道。
正在忙活的老夫妇,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老妪连忙从围裙的口袋里,掏出一个被手帕包得严严实实的小包,颤颤巍巍地递了过去,脸上挤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黄……黄哥,这个月生意不好,您看……能不能先宽限几天……”
“宽限?”黄毛一把抢过手帕包,掂了掂,不屑地“呸”了一声,将里面的零钱全都倒在了桌上,“就这么点?打发叫花子呢!老子告诉你,少一分都不行!”
他身后的一个小弟立刻会意,上前一步,狞笑着一脚踹翻了旁边一张无人坐的桌子。
“哐当!”
碗碟碎裂的声音,异常刺耳。周围几个正在吃面的客人,都吓得不敢作声,有的甚至悄悄放下钱,起身溜走了。
孙二狗依旧坐在那里,头也没抬,慢条斯理地,将最后一口面汤喝完。他甚至还拿起纸巾,擦了擦嘴。
他用气息感知略一探查,便心中有数。这几个人,身上虽然带着一丝普通人没有的、因为好勇斗狠而凝聚的微弱煞气,但本质上,依旧是凡人。那个为首的黄毛,身体亏空,脚步虚浮,连寻常庄稼地里的壮汉都未必打得过,更别提与武者相提并论了。
一群跳梁小丑。
“怎么?没钱?”黄毛见老夫妇俩吓得浑身发抖,愈发得意,他伸出手,一把推向老妪的肩膀,嘴里不干不净地骂道,“老不死的,别给脸不要脸!信不信老子今天把你的摊子给砸了!”
就在他那只脏手即将碰到老妪的瞬间。
一道黑影,快如闪电,破空而至!
“啪!”
一声轻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