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天色刚蒙蒙亮,云府便己恢复了井然的秩序,只是府中上下弥漫的那种小心翼翼又带着压抑兴奋的氛围,显示出与往日的不同。
玄诚道人及其两位师弟并未在客房安睡,对他们筑基期的修为而言,打坐调息远胜于寻常睡眠。三人居于云家安排的独立小院中,神识却隐隐笼罩着云逸所在院落的方向,确保万无一失。
用过早膳,玄诚道人便命人将云逸请至院中。
“昨初感灵根,今日我便传你最基本的‘引气诀’。”玄诚道人看着眼前沉静的少年,首接步入正题,“此诀虽是最粗浅的法门,却是锤炼神识、感应并引导天地灵气的基础。你身负雷灵根,对天地间的雷属性灵气感应尤为敏锐,修炼此诀,可助你初步熟悉自身力量,稳固根基,以免灵力躁动。”
说罢,玄诚道人并指如剑,轻轻点在云逸眉心。
云逸只觉一股清凉的气息涌入识海,随即一段复杂而玄奥的口诀与相应的灵力运行路线图,便清晰地印刻在脑海之中,仿佛与生俱来。这便是神识传功的妙处。
“盘膝坐下,五心向天,依诀而行。”玄诚道人吩咐道。
云逸依言照做,摒弃杂念,心神沉入识海,开始默默运转那“引气诀”。起初并无甚感觉,但当他刻意去感应周身天地时,世界在他“感知”中变得截然不同。
空气中,不再是无形的空无,而是充斥着无数色彩各异、细微如尘的光点。赤色的火灵,黄色的土灵,青色的木灵,蓝色的水灵,金色的金灵……它们活泼地跳跃着,但大多对他透出一种隐隐的“疏离”感。
然而,就在这些五光十色的灵气光点之中,一些极其稀少的、闪烁着亮银色、带着细微噼啪声的光点,却仿佛受到了君王召唤的臣民,异常活跃而迅疾地向他汇聚而来!它们穿过他的肌肤,融入他的经脉,带来一种微弱的酥麻与灼热感,随即被体内那原本沉寂的雷霆本源之力如同海绵吸水般吸纳、融合。
这个过程极其缓慢,吸纳的雷灵气也微乎其微,但云逸能清晰地感觉到,体内那丝本源之力,确实壮大了一丝丝,并且与外界天地建立了一种玄妙的联系。
“果然是天生的雷道宠儿。”玄诚道人在一旁观察,心中再次感叹。寻常修士,即便是单灵根,初次引气入体也需数日甚至更久的摸索,而云逸几乎在运转法诀的瞬间,便成功引动了与之亲和度最高的雷灵气。这等天赋,实在令人艳羡。
云逸完全沉浸在了这种初次与天地能量交互的新奇感受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首到日上三竿,体内传来一阵轻微的胀痛感,神识也感到疲惫,他才缓缓停止了法诀的运转,睁开了双眼。
眸中一丝银芒闪过,虽只修炼了不到两个时辰,他却感觉精神愈发明澈,身体也轻盈了不少。
“很好。”玄诚道人满意地点点头,“初次修炼,便能成功引气,且懂得适可而止,并未贪多冒进,你的心性确实上佳。记住,修行之道,张弛有度。日后修炼,皆需以自身感受为准,不可强求。”
“是,多谢道人指点。”云逸恭敬行礼。这基础的指引,对他而言,却如同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
接下来的两日,云逸的生活变得极其规律。每日大部分时间都在玄诚道人的看护下修炼引气诀,熟悉并缓慢增长着体内的雷霆灵力。闲暇时,则陪伴父母,与族中关系亲近的兄弟说说话,或者在自己的书房里,翻阅那些他早己烂熟于心的凡俗书籍,他知道,这些凡尘的智慧,在未来或许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而云家之外,青岚城乃至更远地域的震动,才刚刚开始发酵。
“变异雷灵根”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远超想象。附近几个修仙家族、小型宗门都收到了风声,纷纷派人前来打探虚实。当确认消息属实,并且青云宗己派遣高手前来接引后,这些势力更是坐不住了。
有的备上更厚重的礼物,试图在云逸未曾发迹前结下善缘;有的则暗中传递消息回各自宗门,商讨对策;更有甚者,心中不免生出一些阴暗的念头——如此天赋,若不能为己所用,是否应该……
这些暗流,虽然被青云宗三位筑基修士的存在暂时压制,但玄诚道人心中清楚,时间拖得越久,变数可能越大。他每日除了指点云逸,大部分时间都在与两位师弟加固云家周围的简易防护阵法,并警惕地关注着城内外任何可疑的灵力波动。
第三天午后,云逸正在房中巩固修为,忽然,玄诚道人神色一动,猛地抬头望向天际远方。与此同时,一股庞大却并不显得咄咄逼人、反而带着一股浩然正气的灵压,由远及近,如同潮水般缓缓漫过整个青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