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大雪龙骑是重骑吗 > 第33章 以退为进(第1页)

第33章 以退为进(第1页)

金銮殿前的死寂,仿佛持续了一个世纪那般漫长。秋风卷着肃杀之气,掠过每一个人的心头。伏地而泣的萧彻,高踞御座的承光帝,面色铁青的李文弼,以及噤若寒蝉、心思各异的满朝文武与藩属,共同构成了一幅凝固的、充满张力的画面。

承光帝萧琰的目光,如同实质般压在萧彻的脊背上,那其中翻涌的怒火、权衡、乃至一丝被当众“胁迫”的屈辱,几乎要化作烈焰喷薄而出。他登基未久,正欲大展拳脚,树立无上权威,却被一个边藩世子,在这象征帝国最高权力的朝贺大典上,以如此悲壮决绝的方式,将了一军!这无异于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了他的脸上。

然而,萧彻那番声泪俱下的控诉,那封高举的“罪己书”,以及那“北境若失,江山震动”的警告,却又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他作为帝王的尊严,首指那不容回避的现实——无论他内心如何猜忌靖北王府,北境防线不能崩溃,至少,不能在他登基之初,因他的“苛政”而崩溃!否则,史笔如铁,他将永远背负上一个逼反忠良、自毁长城的骂名!

这其中的政治代价,他承受不起。

良久,那令人窒息的沉默,终于被御座之上传来的一声意味不明的冷哼打破。

“哼……”

承光帝缓缓向后靠坐在龙椅上,冕旒微晃,遮住了他眼中大部分的情绪,只有那冰冷的声音,清晰地传遍广场:

“靖北王世子,倒是生了一张利口。”

这话听不出褒贬,却让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北境危急,朕,心甚忧之。”承光帝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边关将士浴血奋战,忠勇可嘉,朕,岂能坐视?”

他目光扫过下方百官,最终落在脸色难看的李文弼身上:“李爱卿。”

“臣在。”李文弼连忙躬身。

“即刻拟旨!”承光帝声音陡然转厉,“着户部、兵部,即日起,全力筹措粮草二十万石,箭矢五十万支,强弓硬弩五千具,火速发往北境!不得有误!”

“陛下!”李文弼下意识想要劝阻,这数额远超他之前的预算,几乎掏空了京城武库的小半储备!

“嗯?”承光帝一个冰冷的眼神扫过去,带着帝王的威严与警告。

李文弼浑身一凛,将到嘴边的话硬生生咽了回去,低头道:“臣……遵旨!”

承光帝这才将目光重新投向依旧跪伏在地的萧彻,语气缓和了些许,却依旧带着疏离与审视:“萧彻,你父靖北王,忠勇为国,朕己知之。此番朝廷拨付军械粮草,望尔等能竭尽全力,稳固边防,击退狄虏与黑汗,扬我国威!若能建功,朕,不吝封赏!”

他没有提裁军之事,也没有提粮饷自筹的旨意,仿佛那些从未发生过。这是一种默认的让步,也是一种更高明的以退为进——我将资源给你,你若守不住,便是无能;你若守住了,功劳也是朝廷调度有方,朕知人善任!

“至于你……”承光帝话锋微转,落在萧彻个人身上,“年少有为,忠心可勉。然,边关战事凶险,你年纪尚轻,不宜久留。待粮草军械起运,你便随押运队伍,一同返回北境吧。助你父王,共御外侮!”

这看似关怀体贴的安排,实则蕴含着更深的意思——将萧彻“礼送”出京,避免他再在京城搅动风雨,同时也是一种变相的监视,确保这批宝贵的物资,能真正用于对抗外敌,而非壮大靖北自身。

萧彻心中明镜一般,知道这己是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他再次叩首,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感激与哽咽:“臣……叩谢陛下天恩!陛下圣明!北境将士,必当誓死效忠,以报陛下!臣定当竭尽全力,助父王守土安民,不负陛下重托!”

他没有再纠缠细节,没有得寸进尺,而是干净利落地接下了皇帝的“恩典”和“安排”。这份识趣,让御座之上的承光帝,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丝。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