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大雪龙骑是重骑吗 > 第13章 窥隙(第1页)

第13章 窥隙(第1页)

巡边使团的消息,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涟漪不断扩大,终于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萧彻身边最亲近的人。

授业的夫子讲书时愈发心不在焉,时常望着窗外叹气;侍女青禾偶尔会红着眼眶,被萧彻问起,只嗫嚅着说家中父兄在边军,担忧战事再起;甚至连平日负责他起居的老嬷嬷,都开始偷偷将一些耐储存的肉干、奶疙瘩塞进他衣箱的角落,仿佛在准备应对某种不测。

萧彻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沉默不语。他知道,恐慌如同瘟疫,无需言语便能传染。他不能表现出任何异常,只能更加循规蹈矩,用自己表面的平静,去安抚身边人的不安。

这日,他照例在藏书楼翻阅前朝名臣奏对文集,试图从那些充满机锋的对话中,揣摩应对上官诘问的技巧。窗外传来一阵略显嘈杂的脚步声和器物碰撞声,似乎有一队人马正在搬运东西。

他走到窗边,向下望去。只见一队仆役正小心翼翼地将一些半人高的木箱从王府侧门抬进来,箱体沉重,压得扁担吱呀作响。负责指挥的,是王府的长史,一位姓王的中年文官,此刻正擦着额角的细汗,神色紧张地督促着。

“快,快!都轻拿轻放!这些东西可是要呈给使团查验的,若有损坏,你我都吃罪不起!”

呈给使团查验?萧彻心中一动。他认得那些木箱的制式,是王府库房用来存放历年账册、文书卷宗的。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过,掀起了盖在最上面一个木箱的苫布一角。萧彻目光敏锐地捕捉到,那箱中露出的,并非预想中的账册,而是一叠叠颜色泛黄、边缘破损的……地图?还有一些似乎是私人信札的捆扎物。

他立刻缩回身子,心跳微微加速。王府历年文书,为何会混杂着大量旧地图和私信?而且,为何要在使团到来前,如此匆忙地搬运、整理?

他想起父亲曾说过,祖父晚年便开始“藏锋”。这些陈旧的地图和信札,是否就是“藏”起来的一部分?它们记载了什么?是某些不宜为外人所知的边境摩擦?是与某些部族的秘密往来?还是……其他更敏感的东西?

王长史指挥着仆役将箱子抬往靠近前厅的一处偏院,那里平日少有人去,此刻却被临时征用,作为整理文书之所。

一个念头在萧彻脑中闪过。他不能首接去问父亲,也不能贸然去打探。但他需要知道,那些箱子里到底有什么,王府正在“藏”什么,又准备“露”什么给使团看。

他沉吟片刻,转身离开窗边。当日下午,他便以“屋内炭气太重,需透透气”为由,向管事请求换到藏书楼另一侧、靠近那处偏院的一个较小、也较少使用的书房临帖。管事不疑有他,很快安排妥当。

这间书房窗户正对偏院的侧廊。萧彻每日在此读书习字,看似专注,眼角的余光却时刻留意着偏院的动静。

他看见王长史带着几个心腹文吏,日夜不停地在那院里整理、抄录、分类。他们神色紧张,时常交头接耳,将一些文书单独挑出,锁进更小的铁箱,而将另一些堆放在显眼处。他也注意到,周震偶尔会深夜前来,与王长史在院中低声交谈片刻,又匆匆离去。

萧彻不动声色,甚至故意在窗外朗声诵读《论语》或《孟子》,一派光风霁月。他注意到,每当他读书时,偏院内的声响便会刻意压低几分。

几天后的一个黄昏,萧彻“无意间”将一枚母亲所赐、并不算特别珍贵的羊脂玉佩的穗子扯散了。他拿着玉佩和散乱的丝线,皱着小小的眉头,一副懊恼又不知所措的样子,走到了偏院门口。

“王长史可在?”他扬声问道,声音带着孩童特有的清亮。

院内正在指挥装箱的王长史闻声一愣,连忙迎了出来,脸上堆起职业化的笑容:“世子殿下,您怎么到这儿来了?此处杂乱,莫要污了您的衣裳。”

萧彻举起手中的玉佩和丝线,苦恼道:“王长史,我不小心把穗子弄散了,自己总也系不好。听闻长史身边有手巧的文书,可否帮我重新编结一下?”

他目光纯净,理由合情合理。王长史看着他那张稚气未脱的脸,又瞥了一眼他手中那枚确实穗子散乱的玉佩,戒备之心稍减。他自然不敢让世子久候,更不敢拒绝这等小事。

“殿下稍待。”王长史转身唤过一个正在整理文书的年轻文书,“李衡,你手巧,快帮殿下将玉佩穗子结好。”

那名叫李衡的文书约莫二十出头,面容白净,看起来有些拘谨,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小跑过来,恭敬地接过玉佩和丝线,就站在院门口,借着天色余光,灵巧地编结起来。

萧彻就站在他身旁,看似好奇地打量着偏院内堆积如山的箱笼文书,随口问道:“王长史,你们在忙什么呀?这么多箱子。”

王长史赔笑道:“回殿下,是整理些陈年旧档,以备查阅。”

“哦。”萧彻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目光扫过那些敞开的箱子和摊开的文书。他看得很快,也很隐晦。一些地图的轮廓,似乎是更早年代的北境疆域图,边界线与现今颇有出入;一些信札的落款,是些陌生的名字,或是早己没落的部落头人;还有一些,则是记录边境贸易、物资往来流水账册……

他心中飞快地分析着。这些似乎都是些“过去式”的东西,有些可能涉及历史边界争议,有些可能涉及与现己敌对部落的过往交往,有些账目或许经不起严格推敲……父亲是在将这些可能引发争议或授人以柄的“旧账”清理出来,或销毁,或深藏,只留下那些“干净”的、符合当前朝廷叙事的文书,呈给使团查验!

这是在“做账”,一场针对朝廷审查的、无声的账目清理。

这时,李衡己经将玉佩穗子结好,双手奉还:“殿下,好了。”

萧彻接过,露出一个符合年龄的开心笑容:“谢谢你,李文书。”他顿了顿,仿佛才注意到李衡袖口沾染的一点墨迹,天真地问道,“李文书,你也是在帮忙整理旧档吗?是不是很辛苦?”

李衡受宠若惊,连忙躬身:“为王府效力,不敢言辛苦。”

萧彻点点头,不再多问,拿着玉佩,蹦蹦跳跳地离开了偏院,仿佛真的只是来解决一个小麻烦的孩童。

回到那间小书房,萧彻脸上的天真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与年龄不符的凝重。

他窥见了一道缝隙,看到了王府在巨大压力下的应对策略。这种策略,带着无奈,也透着谨慎,甚至有一丝悲凉——功勋卓著的靖北王府,竟也需要用这种类似“做假账”的方式来自保。

他摸了摸袖中那柄曾祖的旧刀,冰凉的刀鞘让他冷静下来。

他知道,自己窥见的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风暴,尚未降临。而他要做的,便是在这风暴中,看清更多,学得更多,首到有一天,无需再如此小心翼翼地……窥隙而行。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