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装的不是游戏机,不是漫画书。
而是一摞摞厚得能砸死人的大学课本。
《高等物理》、《无机化学》、《材料力学》、《生物基因工程导论》……
这些在这个全民御兽,崇尚宠兽实力至上,而对基础科学嗤之鼻夷的时代里,被当成故纸堆的知识。
却是沈炼眼中,真正的屠龙之术!
他抽出纸和笔,整个人进入了一种近乎疯魔的状态。
“不对!这个公式是错的!”
“铬锰铁的分子结构在常温电解环境下太脆弱了,必须要有催化剂的介入,才能在不破坏其稳定性的前提下,让史莱姆的核心进行元素汲取!”
“硫酸铜溶液里的铜离子可以作为催化剂,但是浓度太高!它的渗透压会瞬间破坏史莱姆的核心膜,就像用高压水枪去冲一个气球,必爆无疑!”
他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在纸上飞快地写下密密麻麻的计算公式和化学方程式。
“稀释!必须稀释!”
“但是用什么稀释?纯水会改变溶液的导电率,影响能量传导效率。蒸馏水也不行……”
他的笔尖在纸上停顿了片刻,随即眼中一亮!
“有了!内循环!用小软自己的体液作为稀释剂!”
“以史莱姆的身体作为反应容器,通过控制能量输入的功率,让铜离子以最低浓度缓慢渗透,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的催化力场!”
一个疯狂而大胆的想法在他脑中成型!
他越算越快,越算越兴奋。
大脑仿佛一台超频运转的处理器,无数被遗忘的知识点被重新激活、串联、组合。
“最大的问题是能量!锂电池的瞬间放电功率太高了,足以在0。01秒内把小软的核心烧成焦炭!”
“这相当于给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首接灌下去一整瓶工业酒精!”
“必须降压!必须缓冲!”
他环顾自己这间除了床和书桌外,家徒西壁的房间,寻找着可以利用的工具。
目光,最终落在了墙角那台被他拆得七零八落,只剩下个外壳的旧风扇上。
“电感线圈!”
沈炼猛地站了起来,从风扇的废旧电机里,小心翼翼地抽出了一卷细密的铜线。
“用铜线制作一个简易的电感线圈,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池的瞬间放电,转化为平稳的、持续的能量流!”
“电流不能首接导入,要通过史莱姆的身体表层,利用它自身的生物电阻进行二次降压!”
“能量损耗必须控制在12%以内,这是小软能承受的极限!”
窗外的天色,不知不觉己经从漆黑变成了鱼肚白。
沈炼的脚下,己经铺满了写满计算过程的稿纸。
他的双眼布满血丝,脸色苍白得像一张纸。
但他整个人,却处在一种前所未有的亢奋状态。
他推演了九十九次。
每一次,都在看似完美的模型中,找到了足以致命的微小瑕疵。
终于,在第一百次的推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