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十三个兄弟,都被封了王。
临江王刘阏早早去世,后来刘荣被封为临江王,又被召进京城自杀了;江都王刘非、广川王刘越、清河王刘乘也都先后病死。
剩下河间王刘德、鲁王刘余、胶西王刘端、赵王刘彭祖、中山王刘胜、长沙王刘发、胶东王刘寄、常山王刘舜,都还活得好好的。
要说这些王爷里最贤能的,还得是河间王刘德。
这人痴迷学问,喜欢研究古代文化,为了收集民间失传的古书,那是毫不吝啬钱财,所以好多先秦时期的珍贵典籍都被他收入囊中。
平时他研习礼乐,一举一动都遵循儒家礼仪,那叫一个讲究。
元光五年,他进京朝见汉武帝,献上雅乐,还对汉武帝提出的三十多个问题对答如流,说的话那叫一个有水平,汉武帝听了首点赞,还让太常专门学习这些雅乐,每年定时演奏。
不久后刘德告辞回国,结果生了场大病去世了。
中尉常丽进京报丧,汉武帝很是伤心,还称赞刘德品行端正,要给他一个好谥号。
大臣们一商量,根据谥法,“聪明睿知曰献”,就给他定了个“献王”的谥号,汉武帝也同意了,让他儿子刘不害继承了王位。
河间献王可是汉代有名的贤王,所以这里得好好说道说道。
河间和鲁地离得近,鲁地一首保留着孔子的礼仪文化传统。
可鲁王刘余偏偏是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主儿,从淮阳迁过来之后,对文学一点兴趣没有,就喜欢盖房子、养宠物。
更离谱的是,他竟然想把孔子的旧宅拆了,改成自己的宫殿。
他亲自监工,让人拆墙,结果在墙里发现了几十卷书,上面的字都是蝌蚪文,刘余根本不认识,觉得新奇得很。
等他走进孔子庙堂,突然听到钟磬、琴瑟的声音,还以为里面有人在演奏,结果找了一圈,一个人影都没有,可那声音还在耳边回荡,吓得他头发都竖起来了,赶紧喊停,让人把墙修好,还把那些书还给了孔子的后人,灰溜溜地走了。
据说这些书是孔子的八世孙孔鲋藏的,里面有《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当年为了躲避秦朝的焚书令,才藏在了墙里,现在才被发现,后人就把这些书叫做“壁经”。
看来孔圣人真是有灵,才保住了自己的祠堂。
刘余经这么一吓,再也不敢小瞧儒家了。
但他以前的那些爱好还是没改,缺钱了就去老百姓那儿拿。
好在鲁相田叔是个能人,经常帮他收拾烂摊子,才没惹出太多怨言。
田叔刚到鲁国的时候,就有人拦路告状,说鲁王抢他们的财物。
田叔假装生气:“鲁王是你们的主子,咋能告主子的状呢!”
说完,把带头的二十个人每人打了五十大板,其他人也都赶走了。
鲁王听说这事,也觉得不好意思,拿出自己的钱,让田叔还给老百姓。
田叔却说:“这钱是您从老百姓那儿拿的,当然得您自己还,不然您落个坏名声,我倒成了好人,这事儿可不行!”
鲁王只好自己把钱还了,不过还是每天出去打猎。
田叔也不劝他,每次鲁王打猎,他都跟着,年纪大了,走几步就气喘吁吁。
鲁王看他这样,就让他回去休息,可田叔嘴上答应着,一出猎场就坐在外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