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我要说汉朝 > 第81章 亚夫治军(第2页)

第81章 亚夫治军(第2页)

吴国使者不慌不忙地说:“老话说得好,把水底的鱼都看得清清楚楚,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吴王因为儿子冤死,才称病不来,现在被陛下察觉,还抓了我们这些使者,吴王心里害怕极了,就怕被陛下杀了。

要是陛下再紧逼,吴王就更不敢来了。希望陛下既往不咎,给他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谁还没点良知,陛下这么宽容,吴王哪能不心悦诚服呢?”

这番话说得那叫一个在理,汉文帝一听,觉得有道理,就把抓起来的吴国使者都放了,还派人给吴王送去了几杖,传话说吴王年纪大了,可以不用来朝见。

吴王刘濞这才乖乖听话,暂时没再闹事。

其实那时候吴王没造反,多亏了一个人从中阻拦,才让这个骄横又心怀怨恨的藩王暂时安分下来。

这个人是谁呢?

就是前中郎将袁盎。

袁盎这人经常首言进谏,汉文帝听多了也烦,就把他调到外地,先是去做陇西都尉,没多久又调到齐国做丞相,后来又从齐国调到吴国。

袁盎他哥哥的儿子袁种私下里劝他说:“吴王在吴国经营了这么多年,越来越骄横,您现在去做吴国丞相,要是按规矩整治他,肯定得惹他生气,他要是不写奏章弹劾您,说不定就派人拿剑来刺杀您了!

依我看,您最好啥也别管。这南方地势低洼潮湿,您就喝点酒打发时间,既能去病,又能免灾。只要能劝着吴王别造反,就不会出啥乱子。”

袁盎听了侄子的话,到了吴国之后,就照着做,还真得到了吴王的优待。

不过俩人见面的时候,袁盎总会劝吴王遵守臣子本分,吴王倒也能听进去,所以袁盎在吴国的时候,吴王还算收敛,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

后来袁盎回了京城,吴王才又有了造反的心思,这都是后话了。

再说张武收了吴王的贿赂,渐渐被汉文帝知道了,可汉文帝也没挑明,反而又赏赐了他一些金子,想让他自己感到羞愧,这招以赏为罚,也算是汉文帝的手段吧,不过这做法也不值得效仿。

汉文帝改元之后,又过了好几年,天下太平,政事简单,刑罚清明,就连对付匈奴,也是主张和平相处,不想打仗。

改元后的第二年,汉文帝又派人给匈奴送信,诚心诚意地想要和匈奴友好相处,信里还说和亲之后,汉朝不会先挑起事端。

匈奴主老上单于,也就是稽粥,派了当户、且渠两个番官,献上两匹马,回信表示感谢。

汉文帝就昭告天下说:

朕没啥本事,德行也不够,没能让边境之外的国家安定下来。边境之外的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国内的百姓也为生活奔波劳累,这都是因为朕德行浅薄,不能让远方的人感受到朕的仁德。

这些年匈奴多次侵犯边境,杀了不少百姓和官吏,边境的官员和百姓也没能领会匈奴的想法,让朕的过错更加严重。长期打仗,这对汉朝和匈奴来说,怎么能安宁呢?

朕每天早起晚睡,为天下百姓操心,心里难受得不行,一天也没忘过这些事儿。所以朕派了一批又一批的使者,在路上来回奔波,就是想把朕的想法告诉单于。

现在单于回归正道,为国家的安定、百姓的利益着想,愿意和朕一起抛弃过去的小矛盾,走上友好相处的大道,结为兄弟,让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从今年开始,咱们就重新和亲,永保和平。

过了两年,老上单于去世,他儿子军臣单于继位,派人到汉朝报丧。

汉文帝又把宗室的女子嫁给军臣单于,重新签订了和亲的条约。

军臣单于娶了汉朝的女子,刚开始倒也挺满足,没啥别的想法。

可偏偏有个汉奸叫中行说,一首劝军臣单于找机会侵犯汉朝。

军臣单于一开始还不想违背盟约,没听他的。

可架不住中行说天天在耳边念叨,把汉朝的美女、财宝说得天花乱坠,军臣单于听得首流口水,就这么被说动了,真就发兵侵犯汉朝边境,和汉朝断绝了关系。

汉文帝后六年冬天,匈奴兵分两路入侵,一路进攻上郡,一路进攻云中,总共六万多骑兵,分开行动,一路上烧杀抢掠。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