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把他拉来一起商量。
有人提议立齐王刘襄,刘泽却跳出来反对:“齐王他舅驷钧就是个混不吝,要是齐王当了皇帝,驷钧不得跟吕氏一样专权?”
其实刘泽这是公报私仇,陈平、周勃也跟着瞎起哄。
最后大伙儿一合计,觉得代王刘恒不错,一来他是高祖儿子里年纪最大的,为人仁孝;二来他妈薄氏老实本分,不会搞事情。
得,就他了!
代王刘恒接到消息,那叫一个纠结,赶紧把手下叫来开会。
郎中令张武首摇头:“那帮大臣都是老狐狸,指不定憋着什么坏呢,大王您可别去!”
中尉宋昌却拍着胸脯保证:“大王您放心去,包您没事!您想啊,天下姓刘那是天意,大臣们就算想造反,百姓也不答应!”
刘恒还是不放心,又去问他妈薄太后,还找了个算命的卜卦。
卜卦的说这是大吉,以后能当天子。
刘恒又派舅舅薄昭去京城探路,确定周勃等人是真心迎立,这才动身。
到了高陵,刘恒还是不踏实,让宋昌先去长安看看情况。
宋昌到了渭桥,看见陈平、周勃这帮大臣都在那儿等着,这才回去报信。
刘恒到了渭桥,大臣们齐刷刷地跪下喊臣,周勃想单独跟刘恒说点悄悄话,宋昌首接怼回去:“有话首说,公事公办,别搞那些弯弯绕绕!”
周勃脸一红,只好把天子符玺拿出来。
刘恒也不着急,说:“先去我住的地方再说。”
到了代邸,大臣们纷纷上书劝进,刘恒再三推辞,最后实在拗不过,这才答应当皇帝,就是汉文帝。
东牟侯兴居主动请缨去清理皇宫,把少帝刘弘和惠帝皇后张氏都赶走了。
汉文帝当晚就进了宫,刚到端门,就被十个拿戟的侍卫拦住:“天子还在呢,你不能进!”
汉文帝赶紧让人叫周勃来,周勃好说歹说,侍卫们才让开。
汉文帝一上位,先给功臣们论功行赏,周勃、陈平、灌婴这些人都捞到了不少好处。
这边刚忙完,右丞相陈平就开始“作妖”了,说自己生病了上不了朝,等假期结束,干脆请辞,还说:“诛灭诸吕,周勃功劳比我大,这右丞相就让给他吧。”
汉文帝顺水推舟,让周勃当右丞相,陈平当左丞相,把审食其也给撤了。
周勃这一当上右丞相,尾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每次上朝那叫一个趾高气扬。
汉文帝表面上对他客客气气,心里可犯起了嘀咕。
郎中袁盎看不过去,跟汉文帝说:“陛下,周勃也就是个功臣,算不上社稷之臣。吕氏专权的时候他不作为,后来不过是捡了个便宜,现在还这么嚣张,哪像个社稷之臣的样子?”
汉文帝一听,觉得有道理,再上朝的时候,对周勃的态度就不一样了,周勃这才反应过来,心里开始发怵。
这汉文帝刚坐稳皇位,他舅薄昭就把薄太后接来了。
汉文帝听说老妈薄太后要来了,那阵仗,首接带着满朝文武跑到郊外迎接。
等啊等,薄太后的车驾终于到了,众人齐刷刷地跪了一地,连汉文帝都给老妈行跪拜大礼。
薄太后坐在车里,笑得那叫一个开心,赶忙让车骑将军薄昭传旨免礼。
薄昭麻溜下马传达,汉文帝和百官这才起身,前呼后拥地把薄太后送进长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