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都过不了美人这一关啊!
戚姬得了宠,就开始琢磨坏事儿了,一门心思想让自己的儿子如意当太子,整天在高祖面前哭哭啼啼的。
高祖也有点心动,再加上太子刘盈性格软弱,哪有如意聪明,跟自己还挺像,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太子废了算了,这样既能哄戚姬开心,又能保住江山。
可吕后也不傻,时刻提防着呢,就怕太子被废,把戚姬母子恨得牙痒痒。
可惜啊,吕后年纪大了,不受宠了,跟高祖感情也淡了。
戚姬天天陪着高祖,吕后和太子刘盈每年都留在长安,离得远,关系也比不上戚姬和高祖亲近,所以太子的地位就有点危险了。
正好赶上如意改封赵王,己经十岁了,高祖想让他去封地。
这下戚姬慌了,“扑通”一声就给高祖跪下了,还没说话,眼泪就跟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往下掉。
高祖一下就明白了她的心思,就好声好气地说:“你是不是为如意的事儿担心?我本来想立他为太子,可废长立幼,说出去不好听,还是从长计议吧!”
谁知道戚姬一听,哭得更厉害了,那叫一个凄惨。
高祖又心疼又无奈,脱口而出:“行了行了!就立如意为太子吧!”
第二天上朝,高祖把大臣们召集起来,张口就说要废太子。
大臣们一听,全吓傻了,“唰”地一下全跪下了,七嘴八舌地反对,说什么立嫡长子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太子当这么久了,也没犯啥错,不能说废就废,让高祖好好考虑考虑。
高祖哪听得进去,扭头就让大臣起草诏书。
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人大喊一声:“不行!不……不可!”
高祖一看,原来是结巴周昌。
高祖问他:“你就说两个‘不可’,到底为啥不行啊?”
周昌一着急,更说不出话了,脸一会儿青一会儿紫的,憋了好半天才说:“我……我嘴笨,说不明白,但我……我就是觉得不行。陛下要是废太子,我……我坚决不执行!”
高祖看他这滑稽样,“噗嗤”一下就笑出声了,满朝大臣听他连着说两个“期期”,也都憋不住笑了。这“期期”到底啥意思呢?
楚国人把“极”说成“綦”,周昌结巴,把“綦”说成“期”,连着说“期期”,没想到反而把高祖给逗乐了。
高祖笑了几声,就退朝不讨论这事儿了。
大臣们都起身走了,周昌也往外走,刚出大殿,就有个太监过来说皇后有请。
周昌没办法,只能跟着去了东厢。
一进东厢门,就看见吕后站在那儿等着呢。
周昌刚要行礼,吕后“扑通”一声就跪下了,把周昌吓得手忙脚乱,也赶紧跪下。
就听吕后娇声说:“周君快起来,多亏您保住了太子,我特意来感谢您!”
这礼行得有点过了,但也能看出女人的心眼儿。
周昌赶紧说:“我这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个人,哪敢受您这么大礼啊!”
吕后说:“今天要不是您据理力争,太子恐怕就被废了。”
说完才站起来,周昌也告辞走了。
这下明白了吧?吕后天天惦记着太子的事儿,一首在殿外偷偷听着。
听到周昌拼命反对,才把废太子的事儿给搅黄了,她能不感激吗?
就算给周昌磕几个响头,估计她都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