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我要说汉朝 > 第39章 随何传命(第2页)

第39章 随何传命(第2页)

燕王害怕将军的声威,肯定不敢不听。等燕国投降了,再向东攻打齐国!到时候齐国孤立无援,不灭亡还等啥!就算齐国有些聪明人,也没啥办法了。这就是先造声势,再采取实际行动的兵法,将军您觉得咋样?”

韩信一听,拍手叫好,对李左车那叫一个好,把他留在军营里当参谋,还马上派了个说客,带着书信去了燕国。

燕王臧荼一听,吓得赶紧投降,还回信表示愿意归顺。韩信收到燕王的降书,派人报告汉王,还请求封张耳为赵王,让他管理赵国。

汉王听说燕国和赵国都平定了,高兴得不行,马上同意了韩信的建议,封张耳为赵王,又命令韩信带兵去攻打齐国。

这边命令刚发出去,又收到随何的书信,说己经把九江王英布说服了,过不了多久就来投降。这好事一桩接一桩,汉王心里那叫一个美!

说起随何出使九江的事儿,也挺有意思。

随何到了九江,九江王英布只派了个太宰来招待他,把他安排在客馆里。

一连三天,都不让他见面。随何就对太宰说:“我是奉汉王的命令来见大王的,大王一首找借口不见,都三天了。

我猜大王的心思,无非是觉得楚国强大,汉朝弱小,还在犹豫。但这也不妨碍见我一面啊!要是我说的话合大王的心意,大王就听;

要是不合心意,就把我们二十个人砍了,脑袋挂在集市上示众,再献给楚王,这不更省事嘛!麻烦您把我的意思转达给大王。”

太宰进去一说,英布这才召见随何,让他坐在左边。

随何一开口就问:“汉王派我来,问候大王安好,还让我问问大王,为啥只和楚国亲近呢?”

英布说:“我一首是楚国的属国,向北称臣,当然得和楚国亲近了。”

随何又说:“大王和楚王都是诸侯,现在却向北称臣,想必是觉得楚国强大,可以依靠。但楚国攻打齐国的时候,项王亲自上阵,还扛着筑墙的工具干活,大王您按理说应该亲自带兵当先锋,可为啥只派了西千人去支援楚军呢?这哪像是称臣的样子啊!

还有,汉王打进彭城的时候,项王还在齐国,一时赶不回去救援,大王您离得近,应该赶紧带兵去救,渡过淮河和汉军拼一拼,可却没见您派一兵一卒,就这么袖手旁观。大王您名义上是事奉楚国,可实际上啥也没干,以后项王要是生气了,来兴师问罪,您打算怎么办?”

英布听了,半天没说话。随何接着说:“大王觉得楚国强大,肯定就会觉得汉朝弱小,可实际上,楚国虽然兵强马壮,但天下人都讨厌他们,不愿意臣服。

您想想,项王违背盟约,杀了义帝,这得多不讲道义!现在汉王仗义起兵,召集诸侯,守住成皋、荥阳,从蜀地运来粮食,深挖壕沟,高筑城墙,和楚军对峙。

楚军千里迢迢打过来,进退两难,早晚会被困住,再强也得变弱,哪有什么可依靠的?就算楚国打败了汉朝,诸侯们也会团结起来一起对抗楚国,人多力量大,楚国能不败吗?

这么看来,楚国根本比不上汉朝。现在大王不联合汉朝,反而去投靠外强中干、眼看就要完蛋的楚国,这不是自己坑自己嘛!

虽说九江的军队不一定能灭了楚国,但要是大王背叛楚国投靠汉朝,项王肯定会来攻打。只要大王能把项王拖住几个月,汉王就能稳稳地夺取天下。到时候我和大王一起归顺汉王,汉王肯定会分封土地,把九江再封给大王,大王就能高枕无忧了。

不然的话,大王背上恶名,肯定会遭到各方攻击,楚国还没灭亡,九江就先保不住了,到时候项王可不会忘了这茬,肯定来找大王算账!”

随何这一番话,一层接着一层,说得英布心动了,忍不住起身凑到随何耳边说:“我听你的,不过这事儿先别声张,过几天再公开宣布。”随何这才回到客馆。

随何等了好几天,一点动静都没有。一打听才知道,楚国的使者来了,催着英布发兵攻打汉朝,英布还没拿定主意,所以才拖延。随何灵机一动,专门盯着楚国使者的行踪。

有一天,楚国使者来见英布,催他赶紧下令出兵,随何也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一屁股坐在楚国使者上首,开口就说:“九江王己经归顺汉朝了,你是楚国的使者,怎么还来这儿征兵?”

英布还想瞒着,结果被随何这么一说,脸色一下子就变了。

楚国使者一看情况不对,站起来就往外跑。随何赶紧对英布说:“事情己经败露了,别让楚国使者跑回去通风报信,不如杀了他,赶紧帮助汉朝攻打楚国,别再犹豫了!”

英布一想,现在就跟箭在弦上似的,不得不发,一咬牙,就听了随何的,马上派人把楚国使者追回来,一刀给砍了。

然后向大家宣布,从即日起,和楚国断绝关系,联合汉王,出兵讨伐楚国。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