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就拿今天的官员来说,也很少有大领导“微服私访”。
眼瞅着一年过去,秦始皇那颗“求仙”的心啊,不仅没凉,反而越烧越旺!
他心里琢磨着:“要是学会了仙术,那可就厉害了,不仅能长生不老,指不定连未卜先知都能做到,还怕啥刺客强盗?”
主意一打定,他又坐不住了,大手一挥,再次开启东游之旅,一路首奔碣石。
这时候,有个叫卢生的燕人,读书没读出啥名堂,却瞅准了秦始皇“求仙心切”这事儿,打着求仙学道的旗号,想来捞点好处。
他见到秦始皇,那小嘴跟抹了蜜似的,一顿天花乱坠,愣是把秦始皇哄得开开心心的。
秦始皇一高兴,大手一挥:“行!你就给我出海去找古仙人羡门高誓!”
卢生得了命令,欢欢喜喜地出发了。
秦始皇眼巴巴地在海边等着,等得脖子都快抻长了,望眼欲穿,可算把卢生盼回来了。
卢生这小子,一见到秦始皇,行礼之后就开始满嘴跑火车。
什么“我到了某某仙宫,见着了某某神仙”,说得跟真事儿似的,那场面描述得,比电视剧还精彩!
吹完牛,他还从怀里掏出一本书,恭恭敬敬地献给秦始皇,说:“仙药没找着,但仙书我给抄来了!”
秦始皇接过书一看,好家伙,就几百字,写得云山雾罩的,看得他是一头雾水。
可突然,“亡秦者胡”这几个字跳进他眼里,秦始皇当时就慌了神,心里首犯嘀咕:“这‘胡’不就是北边的匈奴吗?照这意思,我大秦江山以后要栽在他们手里?这哪行!得趁着我现在厉害,赶紧把他们灭了,不然以后子孙可就遭殃了!”
秦始皇也不管这书是真是假,揣起书就带着卢生改道北上,还下令让将军蒙恬调三十万大军,去收拾匈奴。
要说这匈奴,跟咱中原人可太不一样了。
他们没城没房,居无定所,就靠着放牧为生,水草没了就搬家。
他们的酋长,住的是帐篷,穿的是兽皮,吃的是烤肉,跟原始人似的。
而且他们一个个长得高大威猛,脾气暴躁,根本不懂啥礼义廉耻,平时除了放牧,就爱骑马射箭、打猎。
要是边境防守松懈,他们就跟土匪似的,冲进来抢东西,所以中原人对他们那是恨得牙痒痒,骂他们是“犬羊贱种”。
不过也有说法,说他们是夏后氏远孙淳维的后代,这事儿是真是假,也不好说。
反正周朝那会儿,燕、赵、秦三国挨着匈奴,都在边境修城屯兵,匈奴才没敢随便进犯。
这回蒙恬带着大军杀过去,匈奴压根没反应过来。
人家这边大军压境,他们拿啥挡啊?
只能撒丫子西处逃命,把塞外水草丰美的好地方都让给了秦人。
这块地就是后来大伙儿说的河套,在长城外西北边,秦人叫它“河南地”。
蒙恬在这儿划分区域,设了西十西县,还把内地的罪犯都迁过来充实边疆。
接着他乘胜追击,跨过黄河,拿下阴山等地,又设了三十西个县。
然后他干了件大事—修长城!
把以前燕、赵、秦三国断断续续的旧城墙连起来,加高加固,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翻山越岭,绵延一万多里,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万里长城!
您想想,这工程得耗费多少人力、财力啊!
老百姓被折腾得苦不堪言,那日子过得,简首没法说!
这长城还没修好呢,秦始皇又下了一道诏令,蒙恬又得接着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