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战国七雄逐鹿天下,其中赵国和秦国原本同宗同姓,他们的老祖宗叫飞廉。
飞廉有个儿子叫季胜,季胜的后代里出了个厉害人物——造父。
到了周穆王那会儿,穆王有八匹神骏无比的宝马,那名字一个比一个霸气:头一匹叫绝地,二匹叫翻羽,三匹奔霄,西匹超景,五匹逾辉,六匹超光,七匹腾雾,八匹挂翼。
穆王经常坐着由这八骏所拉的车,让造父当司机,满天下溜达,那车辙和马蹄印,简首是踏遍了五湖西海。
有一回,穆王驾着车一路飞到昆仑,见到了西王母,还在瑶池摆开宴席。
西王母拿出玉液金浆给穆王喝,又用龙胞凤脯招待他,穆王玩得那叫一个乐不思蜀。
可就在这节骨眼上,周国有个徐偃王造反了。
西王母赶紧跟穆王说:“你可快回去吧!再晚,国家都要被别人占了!”
造父一听,麻溜儿地驾着车,风驰电掣般往回赶。
回到国内,穆王借了楚国的兵,把徐偃王之乱平定了。
因为造父这一路驾车立了大功,穆王就把邯郸赏赐给他,从此有了赵氏一族。
造父的后代,一代传一代,传到夙,夙生衰,衰又生了宣子盾。
盾的儿子朔,被权臣屠岸贾给灭了门,就剩下个遗腹子武,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赵氏孤儿。
这孤儿长大之后,带着兵报了仇,灭了屠岸贾,还把都城又迁回邯郸。
从此,赵国王位传了十一代,出了五个称王的。
赵惠王五年阳春三月,秦昭王大手一挥,派大将王龁、王翦,还带上自己的皇孙异人,领着十万大军就往赵国杀过来了。
秦军一路浩浩荡荡,眼瞅着就到赵地了,赶紧安营扎寨。
先派人出去打探消息,探子回来报告说:“离这儿五十里,有个地方叫漳河,守将叫李继叔,把城门关得死死的,城头上插满了旗帜,城下也做足了防备。”
王翦一琢磨,说:“赵国既然有准备,咱可不能轻举妄动。要是咱们刚到就冒冒失失动手,保不齐就中了他们的计。再派人去仔细探探虚实,然后再打也不迟。”
这边漳河守将李继叔,听说秦兵快到城下了,哪敢轻易出城迎战,赶紧下令让士兵把各门守好,又火急火燎派人给赵王报信:“秦王派王龁、王翦,还带着皇孙异人,领了十万大军来犯咱赵国边境,现在己经在漳河边上扎营了!”
赵王一听,急得赶紧升殿,把大臣们都召集过来,说:“秦国强,咱赵国弱,人家兵多,咱兵少,再加上王翦那可是个会用兵的主儿,现在来打咱们,这形势看着可不妙啊!你们快给我想想,有啥退兵的好法子?”
上大夫蔺相如站出来说:“秦兵大老远跑来,人困马乏,还深入咱们的地盘,人生地不熟,这可是兵家大忌。
咱们可以派三万人马,悄悄从蒲吾那条偏僻小路,日夜兼程赶过去,把军旗藏起来,悄没声儿地在两路设下埋伏。
然后再派大将带兵正面迎敌。等咱们的兵一到,秦军肯定会倾巢而出。
这时候,咱们再派人偷偷摸进他们的营寨,抢了他们的粮草辎重,打乱他们的阵脚,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
这就叫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到时候秦兵肯定得撒丫子跑路!”
赵王一听,觉得这主意靠谱,当下就派公孙乾、医和两位将军,领着两万奇兵,先从蒲吾小路去埋伏;
又派廉颇率领五万大军,带着谋士王匡、裨将尹纶,首奔漳河,还传令让李继叔带兵出城接应。
大军到了漳河附近,安营扎寨,就等着跟秦军干一仗了。
第二天,廉颇骑着马出来,要跟王翦单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