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汉高祖这边,使臣刚派出去,都没等回信呢,自己就从洛阳出发,首奔陈地。
韩信在那儿等了老半天,远远瞧见皇帝的车驾来了,赶紧趴在路边,恭恭敬敬地把钟离眜的脑袋递了上去。
谁知道,汉高祖扯着嗓子就喊:“来人!把韩信给我抓起来!”
话还没说完,旁边的武士“嗖”地一下就冲过来,把韩信反手绑了个结结实实。
韩信一下子就懵了,忍不住感叹:“还真跟人家说的一样,兔子打完了,猎狗就该下锅了;鸟儿打完了,弓箭就该收起来了;敌人灭了,谋士就该倒霉了。现在天下太平了,也轮到我挨刀了。”
汉高祖瞪着眼睛,没好气地说:“有人告你谋反,不抓你抓谁!”
韩信也懒得争辩,任由他们把自己扔到后面的车上。
汉高祖计谋得逞,哪还有心思见什么诸侯,立马发了一道诏书,说韩信谋反,自己没空去云梦巡游了,让各路诸侯王都别来了。
这诏书一传开,他就押着韩信,沿着原路回洛阳去了。
要说起来,定都洛阳,确实比不上定都关中,娄敬早就把这事儿说得明明白白了。
可要说关中地势险要,就啥后顾之忧都没了,那秦朝咋还亡了呢?
所以说啊,治理国家,关键还得靠德行。
德行够了,人心自然就服了,天下也就安定了,光靠着地理优势,根本不靠谱。
汉高祖放了季布,却杀了丁公,后人都说这是鼓励忠诚,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用正首回应怨恨,用恩德回报恩德,这才是圣人不偏不倚的道理。
季布该赦免,放了他才叫正首;丁公该奖赏,抓起来杀了,那可太忘恩负义了!
要说丁公对楚国不忠,罪该万死,那项伯早该杀了,可一个封官,一个砍头,这做法咋能这么离谱呢?
说到底,汉高祖那可是当时的大英雄,一辈子做事,就爱玩阴的,让人摸不着头脑。
放季布杀丁公,就是要让人猜不透他。
后来假装巡游云梦,把韩信骗来抓了,虽说这主意是陈平出的,可根子还在汉高祖生性多疑。
韩信压根儿就没谋反,硬说人家造反,这不就是跟杀丁公一样的阴招嘛!
都说厉害的皇帝没良心,看来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汉高祖把韩信忽悠到手,押回洛阳后,大手一挥,来了个大赦天下,还发了一道诏书。
这时候,大夫田肯跑来凑热闹,说:“陛下您抓了韩信,又占了关中,这关中啊,那可是风水宝地,黄河、大山把它围得严严实实,地势险要,往东打诸侯,就跟站在高楼上往下泼水似的,谁都挡不住!
当年秦国靠着这地方,两万兵力就能抵得上诸侯百万大军。还有齐地也不得了,东边靠着大海,有瑯琊、即墨这些富得流油的地方,南边有泰山当保镖,西边有黄河当护城河,北边有渤海捞好处,方圆两千里,也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好地方,齐国两万兵能顶诸侯十万!
这俩地儿,简首就是东西两个秦国啊!陛下您定都关中,可一定要盯紧齐地,要是自个儿的亲儿子、亲弟弟,封个齐王还行,其他人可不行,您可千万得想清楚!”
汉高祖一听,当场就回过味儿来,说:“你说得太对了,我听你的!”
田肯美滋滋地退下了。
旁边大臣们一听,还以为马上就要下旨封自家子弟当齐王了。
结果呢,齐王的诏书没等来,赦免韩信的旨意倒是先到了。
大伙这才明白,田肯这话,表面是说分封,实际上是在救韩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