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碣石在东海岸边,秦始皇以前来过一两次,还立了石碑记功。
二世又让人在原来的石碑旁边,再立一块新石碑,让大臣们写文章,把秦始皇和自己的功劳一顿猛吹,说什么“父作子述,先后同揆”,反正就是把父子俩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
文章写好,刻在石碑上。
接着又沿着海边往南走,一首到会稽。
凡是秦始皇立的碑文,二世都觉得没把先帝的功德写全,又让人重新立碑,把先帝的恩情、威严,好好表扬了一番,还把自己被立为太子的事儿也写进去了。
李斯等人监工完成,报告给二世,一行人又转道去辽东,逛了一圈才回都城。
回到都城,二世又开始折腾,进一步严申法令,刑罚比秦始皇那会儿还苛刻。
老百姓虽然不敢反抗,但心里都怨声载道。
再说二世这皇位,是从他哥哥扶苏那儿抢来的,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
当时瞒过去了,时间一长,慢慢就传出去了。
秦始皇的其他儿子听到风声,私底下议论纷纷,互相猜疑。
这事儿不知道咋的,就传到二世耳朵里了。
二世心里慌得一批,赶紧找赵高商量:“我当上皇帝后,大臣们不服,官员们势力又大,那些兄弟们还想跟我争皇位,这可咋办?”
赵高就等着二世这句话呢,却故意装模作样,吞吞吐吐的。
二世问了好几次,赵高才说:“我早就想说了,一首没敢开口。”
说到这儿,还左右看了看。
二世明白他的意思,把身边的人都支走,竖起耳朵听。
赵高接着说:“现在朝廷里的大臣,大多是世家大族,功劳大得很。
我出身低微,承蒙陛下提拔,才坐到这个位置,管理内政。那些大臣表面上听我的,心里可都不服气,说不定正谋划着造反呢!
要是不早点收拾他们,我死不足惜,陛下您的江山可就危险了!
陛下要是想解决这个隐患,就得拿出雷霆手段,把宗室、勋贵都除掉,再提拔一批新人。
让穷人一下子变富,让地位低的人一下子变高,他们肯定会感恩戴德,死心塌地为陛下卖命,陛下就能高枕无忧啦!”
二世一听,眼睛都亮了,连连点头:“爱卿说得太对了,就这么办!”
赵高又说:“不过也不能无缘无故抓人,得给他们安个罪名才行。”
二世心领神会。
没过几天,一场大狱就开始了。
二世下诏书,把十二个公子、十个公主都抓进了大牢,还牵连了不少旧臣、近侍。
负责审问的是谁呢?
正是郎中令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