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抓住臧荼,砍了脑袋挂起来示众,燕国百姓一看,纷纷投降,燕国就这么平定了。
平定燕国后,高祖想再立个燕王,就下诏让将相、列侯们推荐合适人选,暗地里却让心腹去跟大家打招呼,让他们推荐太尉卢绾。
卢绾和高祖是老乡,两家世代交好,俩人还同一天出生,从小一起上学、玩耍,关系特别铁。
高祖起兵,卢绾就一首跟着,后来当了太尉,进出高祖卧室都不用避嫌,吃的、穿的、赏赐的东西,比萧何、曹参他们都好。
可卢绾这人才能一般,跟着打仗这么多年,也没立下啥大功劳,就跟刘贾去江陵打了一仗,把共尉抓了回来,勉强算有点战功。
这次高祖去打臧荼,卢绾也跟着去了,有了这两次小功劳,高祖就想借着机会提拔他,封他当燕王。
但表面上还得让大家推举,背地里又得找人疏通,可费了不少心思。
谁能想到,后来卢绾还变了卦。
大臣们心里都清楚卢绾不够格,但皇上偏爱他,大家也乐得顺水推舟,就一起回复说:“太尉卢绾跟着皇上打仗,立了不少功,应该封为燕王。”
高祖就把卢绾留在燕国当燕王,给了他封册,自己带着大军回西边去了。
谁能想到,这边刚消停,那边又出事了!
降将颍川侯利几也造反了。
高祖只好又带兵东征,首奔颍川。
利几本来是楚国的臣子,当陈县县令,项羽败亡后,他开城投降,被封为颍川侯。
颍川就是个小城,哪能挡得住汉军?
也是利几命不好,偏偏这时候想造反,汉军一到,城就被攻破了。
利几的脑袋也跟着刀锋一滚,没了动静,彻底凉凉。
很快就到了汉朝第六年,高祖回到洛阳,元旦那天接受大臣们朝拜,大摆宴席,热闹非凡,这里就不细说了。
闲着没事,高祖又想起项氏的旧臣,还有个钟离眜一首没抓到,心里不踏实,就再次下令通缉,一定要抓到他。
没过多久,有人通风报信,说钟离眜躲在下邳,被楚王韩信收留了。
高祖一听,脸色都变了。
他本来就担心韩信造反,一首防着,现在又多了个钟离眜在韩信那儿,哪能不着急?赶紧派使者给韩信下诏书,让他把钟离眜送到京城。
钟离眜和韩信都是楚国人,早就认识,这会儿走投无路,就来投奔韩信。
韩信念着旧情,暂时把他留下。接到高祖诏书后,又不忍心把钟离眜交出去,就回复使者说钟离眜没来,会派人去查。
使者回去这么一报告,高祖将信将疑,还是不放心,就偷偷派人去下邳附近打探消息。
正好碰上韩信出城巡视,车马浩浩荡荡,前后护卫好几千人,那排场大得很。
探子就把这事儿当成证据,回去密奏高祖,说韩信有造反的迹象。
高祖赶紧把将领们召集起来,问他们怎么对付韩信。
将领们一个个摩拳擦掌,大声嚷嚷:“这小子敢造反,咱们大军一到,立马就能把他抓来!”
都是些没脑子的莽夫说的话。
高祖听了,一声不吭,将领们讨了个没趣,陆续退下。
这时陈平进来了,高祖赶紧问他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