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将领一看,吓得魂飞魄散,一打听才知道,进营的两员大将是英布和蒲将军,那颗脑袋是秦将苏角的,被英布杀了,特意来报功。
各国将领更害怕了,首接跪在营门口,爬着进去,到了项羽跟前,头都不敢抬,哆哆嗦嗦地报上自己的名字。
项羽故意慢悠悠的,过了好一会儿才让他们起来,可把这些人折腾坏了!
等他们起来,项羽让他们在旁边坐下,随便问了几句,就听见大家齐声说:“上将军太厉害了,古往今来都少见!我们都听您的指挥!”
项羽也不客气,说:“既然各位这么抬举我,那我就不客气了!大家先回营等着,有情况我再通知你们。”
各国将领这才告退。
没过多久,赵王歇和赵相张耳也出城来到项羽的军营,向他表示感谢。
项羽这才起身迎接,和赵王歇他们分左右坐下。
赵王歇拱手道谢,项羽假模假样地谦虚了几句,聊了一会儿,赵王歇和张耳就准备告辞。
张耳心里还记恨着陈余,没回城,首接去了陈余的军营,指责他见死不救。
还问起张黡、陈泽的事儿,陈余说:“他俩劝我拼命,我觉得白白送死没啥用,他们非要去,我就拨了五千人让他们去,结果全军覆没,都死了,真是可惜!”
张耳不信,说:“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
陈余说:“我跟他俩无冤无仇,没必要害他们,而且他们出兵,那么多人看着,我也没法造假,你就别怀疑了。”
其实陈余虽然没亲手杀他们,但也脱不了干系。张耳还是不信,一个劲儿地问他们怎么死的,为什么不救,唠唠叨叨说个没完。陈余听烦了,生气地说:“你怎么这么恨我!行,我把将印交出来还不行吗!”
说完,就把印绶解下来,放在桌子上,出去上厕所了。
张耳的随从赶紧跟他说:“古人说,老天爷给你的东西,你不拿,会倒霉的!现在陈将军把印绶给你,你要是不要,恐怕不吉利,别推辞了!”
张耳一听,就把印绶拿过来戴上了。
等陈余回来,一看张耳把印绶戴上了,更生气了,一句话没说,带着几百个亲信,气呼呼地走了,跑到河边上,靠捕鱼打猎过日子去了,这事儿以后再说。
陈余要是就这么隐退,倒也能落个清闲自在。
陈余走了之后,张耳身兼将相,收编了陈余的部队,护送赵王歇回了信都,自己又跟着项羽一起去攻打秦国。
项羽就去逼章邯,章邯在棘原死守,手下还有二十多万人。
项羽想首接强攻,还是老将范增有主意,说先别着急,等秦军粮草耗尽,自然就撑不住了,这样能省不少力气。
项羽就在漳南扎营,跟章邯对峙起来。
章邯也不敢出战,只能给咸阳写信,把战败的情况详细汇报,等着朝廷下命令。
可这时候,赵高在朝廷里一手遮天,把章邯的奏报扣下了,根本不呈给秦二世,秦二世自然啥都不知道。
偏偏宫里的宦官宫女们私下里议论章邯战败的事儿,让秦二世听见了。
秦二世就把赵高叫来,询问军情,赵高回答说:“现在朝廷的兵马都归章邯调遣,我在宫里,也不太清楚外面的情况,章邯也没怎么汇报。不过最近听说他打了败仗,具体啥情况还不太清楚。我正准备跟您说呢,没想到陛下英明,早就知道了。我觉得关东那些盗贼都是乌合之众,章邯手握重兵,为啥不赶紧把他们消灭?陛下应该下旨狠狠责备他,别让他再这么拖下去了!”
秦二世还以为赵高是个忠臣,就让他赶紧下旨。
其实赵高是怀疑章邯跟别人勾结,怕他在秦二世面前说自己坏话,所以把纵盗玩寇的罪名全推到章邯身上,让文吏写了一道严厉的诏书,派人送到章邯的军营。
章邯接到诏书,又气又怕,赶紧派长史司马欣去咸阳,当面跟秦二世解释。
司马欣不敢耽误,连夜往咸阳赶,到了朝廷门口,急着要见秦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