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监心下不由得更添了几分小心,伺候上也更为周全。
他们被引至太和殿外专设的等候区域,自觉地站在了最不惹眼的角落。
周遭的豪族世家三三两两聚在一处,无人上前与水仙的父母攀谈,甚至偶尔会飘来嘲讽的目光。
这种刻意的孤立,让水秀不自觉攥紧了身侧的手。
这时,她在世家的人群里倒是看见了熟悉的人。
易夫人正站在人群中央,面带讥诮地望过来。
她是易书瑶的嫡母,亦是易贵春的生母,此时正与几位交好的世家夫人低语。
易夫人声音不大,却随着冬日的寒风飘进了水秀,以及姐妹俩父母的耳朵里。
“昔日府上的奴仆如今却能与我平起平坐……所以说,这人呐,有的时候还是得豁出去,能舍出去才行”
易夫人话中隐约讽刺水仙以贱婢之身爬龙床,如今竟然成了贵妃,她忍不住面上露出一抹嘲讽,轻嗤一声道:
“沐猴而冠耳,终究是猴儿,学不来人的体面。”
沐猴而冠指的是猕猴带上帽子都不像人,如今被易夫人用来讽刺水仙家人如何穿戴都难掩奴才本性。
这文绉绉的典故,水仙的父母听不懂,但水秀请了夫子在家,读过书可是能听得明白。
水仙的父母虽然听不明白,但他们能听到从那边传来的,几位夫人的嗤笑声。
他们曾经在易府当奴才,如今虽然已经脱离了贱藉,但如今在这般重要的场合看到易夫人,还是不自觉地露出自卑。
水秀看着父母受辱的模样,只觉得出离的愤怒。
她不似在易府当了半辈子奴才的父母,有些规训教条在她心中还不是特别根深蒂固。
特别是水仙出钱,让她在家请了夫子读书,更是让水秀多出了人格独立的尊严感。
在父母惊讶的目光里,水秀竟然直接走到了易夫人的面前。
她先是不卑不亢地行了一个标准的福礼,声音清亮道:
“易夫人安好。”
易夫人没料到这年纪轻轻的小丫头竟敢直接上前,一时愣住。
水秀抬起眼,毫不畏惧地看着她,直接道:“易府昔日的确是我家旧主,这份主仆情谊,我家上下,常感念于心。”
她微笑着,看似是在感谢易家:“若非昔日易妃娘娘贤德,向皇上荐举我姐姐侍奉御前,又怎会有今日天恩浩荡,赐我家脱去贱籍呢?”
“这份‘恩情’,我家上下,永世不忘。”
一番话,在安静的殿前,显得极为明显。
她每一句,看似在感谢易府昔日提携之恩,实际上就是要在这些世家的面前点明一点:
我姐姐可不是主动爬床的,而是当初易贵春为了争宠将我姐姐送上龙床的。
果然,水秀这话一出,其余的世家夫人看易夫人的目光就有些不一样了。
越是世家大族,越讲究一个体面。
一想到水仙是易贵春带进宫的家生子,后面又为了争宠被易贵春献出去,定然从一开始就是做如此打算。
有些事,关起门来做怎么都行,可是若是被人赤裸裸地揭穿,便容易被其余自诩要脸的人奚落。
易夫人脸上的笑容,转移到了水秀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