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化干戈为玉帛,那是再好不过了。
“你你这画的是什么?”
此时,杨卫星忽然颤巍巍的开口:“模块化独立动力单元?”
“超高压液氮循环冷却系统?!”
“还有三维矢量动平衡校准模块!”
说着,他抬头,眼中瞬间已满是血丝。
“你你告诉我,你是怎么想到把这些东西集合到一起的?”
“他们是怎么运作的?这是什么理论?”
“林卫国,你是和谁学的?”
听到这话,林卫国笑了笑,轻声道:“杨厂长,你感觉这份图纸怎么样?”
“好!好!”
杨卫星的声音都开始发颤了:“这这种东西一旦造出来,那我们的国家我们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立刻就会有质的飞跃!”
“林卫国!”
说着,杨卫星直接起身,一把就抓住了林卫国的手,沉声道:“你告诉我,这些东西是怎么弄出来的?”
“你你到底想做什么?”
“我的想法很简单。”
林卫国低声道:“只是想请您一起把这东西造出来。”
杨卫星闻言,面色有些凝滞。
“现在,您还觉得我是来羞辱您的吗?”
杨卫星没回答。
他只是死死盯着图纸,浑浊的眼里,几十年来第一次涌出滚烫的泪。
有了杨卫星和上海厂的全套技术支持,生物离心机的研发骤然提速。
林卫国终于能从基础零件中抽身,全力攻坚最核心的难题——超高速电机的绕组和动平衡。
这是整台机器的心脏。
电机转速必须稳定在每分钟二十万转以上,动平衡精度甚至要到微米级。稍有偏差,转子就会在高速中撕裂特种合金,引发爆炸。
林卫国把自己关进8341厂的保密实验室,七天七夜。
凭借【战术医疗系统】提供的物理模型和计算能力,他不断推演、计算、修正,最终拿出一套彻底颠覆当代工艺的方案。
第八天清晨,他操控机械臂,绕完最后一根发丝般细的铜线。
整个实验室屏息凝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