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重生到七十年代农村的 > 第135章 我不是什么李工(第3页)

第135章 我不是什么李工(第3页)

林卫国“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事迹,很快被《人民日报》记者捕捉,以《破除思想枷锁,大胆启用被埋没的科技人才》为题大加赞扬。

这篇文章,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

……

上海,一家老牌国营医疗器械厂的厂长办公室。

厂长杨卫星,一位年近六十、在业内德高望重的老专家,把报纸狠狠摔在桌上,满脸不屑。

“手工作坊式的倒退!哗众取宠!”

恰逢东北重工的李德生来沪出差,听说后立刻找上杨卫星。

“老杨,看见没?如今什么世道?一个赤脚医生靠吹牛拍马,就能当国家级项目的总工!我们搞一辈子技术的,反倒成了落后分子!”李德生不失时机地煽风点火。

杨卫星本就心高气傲,被这一激,顿时怒火中烧。

“我杨卫星不服!”

当天下午,他亲自撰文发表在《解放日报》,矛头直指林卫国!

文中将林卫国手工造螺丝的行为嘲讽为“违背工业化浪潮的个人英雄主义作秀”,并公开喊话:

“有本事就把生物离心机资料公开!我们两家厂按同一份图纸比一比,看谁先造出合格的国产离心机!”

……

工业委员会,高一平办公室。

他亲自致电林卫国,语气不容置疑:

“林卫国同志!杨卫星同志的提议符合工业发展良性竞争原则!我命令你,立即将部分资料共享给上海厂!”

林卫国在电话那头虚与委蛇地答应了。

……

三天后,杨卫星拿到梦寐以求的资料。

但那只是离心机核心转子叶片中一个关键部件的设计图。

当他看清图纸上那极其复杂曲率的弧面设计时,脸上的得意瞬间凝固。

他知道,完了。

这零件的弧面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凭他厂里最先进的进口设备也根本造不出!

除非,也像林卫国那样,用手一点点打磨!

这记回旋镖,结结实实打在了他自己脸上。

正当杨卫星面如死灰、不知如何收场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林卫国亲自找上门来。

他望着失魂落魄的杨卫星,脸上没有嘲讽,只有真诚。

“杨厂长,我们合作吧。”

“这份图纸,不是为了打谁的脸。”

“它是我们所有中国机械工程师共同的挑战。要造出这台国之重器,需要我们摒弃成见,通力合作。”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