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是我给兰兰的。”
苏浩拦住了李婶。
“哎呀李嫂,小孩子吃几个樱桃算什么?”
刘慧婉也说著,“再拿点,给小虎、二蛋子他们一人一把。”又是弯腰,亲自抓起了一大把的车厘子,转身又分给了周围的几个小孩子。
搞得周围的大人都很是不好意思。
这个时代教育孩子,主要以谦让为主,大的谦让小的,男孩谦让女孩,青壮谦让老人这是种家的传统。
如果是发现哪家孩子不懂谦让,眾人说的不是孩子,而是大人。
会说这家“门风”不行,或者是“没家教”!
“小浩,这猪我们帮你抬家去。”
於是纷纷搭手,来帮苏浩。
“別介。”
苏浩拦住了眾人,“这头猪得有300多斤,我家也吃不了,给大家每家分点,让家里的孩子解解馋。”
苏浩说著,便是从挎包里拿出了那把ka-bar1214军用匕首。
直接给眾邻居分肉。
“这多不好意思?”
“小浩,我们给钱,按多少钱一斤?”
眾人又是纷纷说著。
“给啥钱?山里打来的,也没什么成本,就当给家里的孩子解解馋了。”
苏浩则是手中匕首一挥,说著。
他之所以给自己留下一头老母猪,那就是要分给眾邻居的。
根据原主的记忆,这13號四合院的邻居都和他家相处得不错。尤其是对面的梁家,虽然自己家也不够吃,但在他家没粮食的时候,还是经常地借给他家。
还有前院的秦爷爷,那是哄著苏小婷长大的。
苏浩是个讲究人,自不会吃独食。
更主要的,是这年月大家都馋肉,自己这次带回来的野猪不少,“空间蛋”中还有3头黄毛子。
天天吃肉,別人闻味,那会遭人嫉恨的。
院中,虽说大家相处得不错,但那是大家都一个生活水平。
甚至是他家还不如別家。
如果自己家一下子突出了,天天吃肉,那就会被孤立起来。东跨院的范家,不就是那样吗?
人心就是这样,不患贫而患不均。
深知人情世故的苏浩,可不想把自己弄成范家那样。
“太大,小点就行。”
苏浩把一块足足有四五斤的肉递到了秦爷爷手里。秦爷爷没有接,而是推搡著,非让苏浩再割下来一些。
“我一人,牙也鬆动了,就是吃个味,有点就行。”
“你家也留点,別都给我们分了。”
秦爷爷是这四合院的老住户,也是个东北人,鬼子投降那年来的四九城,今天已经有六十多了。
不过,除了牙不太好,身体很好。走路“噔噔”的,还拉洋车呢。
他独自一人住在前院的一间倒座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