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这种渴望已经成了病。可她无法克制。
当她想到此刻的宋佳瑜——大概正安稳地躺在另一个人的怀里,她的心口被撕裂般的痛紧紧攫住。
她的手缓缓抚过自己,动作克制,却带着绝望。
这是她唯一能靠近的方式。
夜色很长,静得几乎让人窒息。
宋佳瑜在卧室里睡着,乔然还在亲吻她的发丝,低声说:“晚安。”
陈知在公寓里睁着眼,灯没关,手心依旧是空的。
两个夜晚,完全不同的温度。
一个是被爱填满,一个是被欲望撕扯。
工厂的灯管亮了一整排,冷白色的光在钢铁屋顶下拉开,像一条被掰直的线。
冬天的空气里夹着消毒水与豆浆未散尽的气味,混合成一种既干净又带点甜腻的味道。
宋佳瑜站在参观通道上,手里拿着前一日渠道复盘的文件。
新出的植物蛋白饮料已经在几个一线城市做腰线布置,数据初看喜人:年轻人拍照打卡,社交平台上话题量迅速攀升。
但她翻到利润那一页时,眉心微微蹙起。
利润率并没有想象中高。
渠道端返利要求太重,零售商挤压得毫不留情。新品带来了声量,却没有带来真正的利润。
身边的厂长陪笑着解释:“宋总,上市第一波嘛,先得烧一烧,把渠道压住,后面才有得赚。”
宋佳瑜点点头,没说话。她知道这话不假,但也不全真。烧钱换市场的游戏,永远要有人为后果埋单。
回到申城总部时已近黄昏。李岚召集了一场小范围会议,几位高管坐在长桌两侧,空气里是刚煮开的普洱香气。
李岚率先开口:“新品声势不错,但我们不能被声量冲昏头脑。渠道才是根基,别忘了。”
宋佳瑜翻了翻文件,声音冷静:“渠道根基没错,但如果利润持续被压低,根基也会被掏空。我们需要新的支撑点。”
“你的意思?”财务总监问。
“上游和研发。”宋佳瑜合上文件,抬眼,“只有绑定上游,才有定价权;只有加码研发,才能推出差异化产品。否则,渠道永远在挤压我们。”
会议室短暂沉默。李岚用手指扣了扣茶杯:“那钱从哪里来?”
宋佳瑜沉默两秒,终于说出口:“资本。”
两个字落下,空气里像有根弦被拨动。
李岚抬眼看着她,眼神复杂。她一向谨慎,年轻时创业的每一笔钱都要抠到见底,如今让她把公司推到资本市场,本能的抗拒。
“资本的钱,不是白给的。”她低声说。
“我知道。”宋佳瑜迎上她的目光,语气平稳,“但如果我们不走这一步,后果更重。已经有两家竞品进入pre-IPO轮了,他们拿到的钱,会直接压到我们身上。到那时,不是守住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活下来的问题。”
会议室的空气一瞬间沉了。
财务总监叹了口气:“你说的没错。渠道返利我们顶得住一时,顶不住三年。”
“所以至少,要开始筹备。”宋佳瑜说。
李岚没有立刻表态,只是缓慢地旋着茶杯。
她看着女儿,眼神里闪过一丝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