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臣自然明白徐庶的用意,但军情机密,岂能轻易透露?
他故意半真半假地回应,只为试探徐庶的真实目的。
徐庶心中一喜,道:“在下有一计,可保全军将士安然无恙,确保战事顺利!”
徐臣假装欣喜:“先生若能解此难题,当为此战首功!”
徐庶连忙谦逊道:“首功不敢当!”
停顿片刻,他接着说道——
江水滔滔,波涛起伏,北方将士不习水性,战船颠簸之下多有晕眩之苦。
若将大小船只相互搭配,或三十艘为一组,或五十艘成一群,以铁索相连,铺上厚实木板,人马皆可安稳行进。
"如此布阵,纵使风急浪高,又有何妨?"
"此乃连环船之计!"
听到"连环船"三字,徐臣眼中精光乍现。
"定是徐庶无疑。
如今诸葛亮、庞统名震荆襄,庞统必不敢来献此策。
唯有名声不显却胆识过人的徐庶,方会出此奇谋。
"
"有意思,我这是要重蹈曹操赤壁覆辙?"
徐臣不动声色,佯作欣喜击掌,离席施礼:"先生妙计!方才多有怠慢,当自罚三杯谢罪!"
徐庶连忙摆手:"此计尚有不足。
连环船虽稳,但若遇火攻,众船相连恐难脱身。
"
徐臣放声大笑:"如今北风正盛,何来火攻之忧?我倒想借风势火烧荆州水寨!待将士适应战船,即刻发兵南下!"
寒暄过后,见徐庶面露倦色,徐臣吩咐道:
"小修,为单先生安排上等营帐歇息,晚间设宴相请。
"
丁小修扛着长刀,斜眼打量徐庶:"先生,这边请。
"
待徐庶离去,徐臣神色骤冷:"献连环船之计,刘表必藏火攻之谋。
"
司马懿轻笑:"原来主公早有防备。
"
徐臣冷哼:"凭此沙盘,三江口风向我尽在掌握。
虽多为北风,偶有南风天。
能献此计者,必通天文——定是诸葛亮无疑。
"
司马懿疑惑:"既知风险,为何仍用此计?"
徐臣笑道:"连环船本在我计划之中。
诸葛亮想火烧我寨,我又何尝不想以火破敌?"
"这个单福如今主动来我军营,不但献上连环战船的计策,连破绽都说得清清楚楚,恐怕是准备做内应了。
"
"仲达,你去通知蒋钦他们,练兵时装得笨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