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谭小儿!"刘备咬牙切齿,"也敢趁火**?真当我刘备可欺不成?"
怒气渐消时,田豫匆匆来报:
"主公,有个叫周瑜的前来求见。
"
刘备皱眉:"周瑜?何人?"
田豫解释:"此人是孙策义弟,原为督军校尉。
孙策被徐臣所杀后,其旧部皆降,唯独周瑜不肯归顺。
听闻主公与徐臣有仇,特来相投。
"
刘备起初不以为意。
刘备原本对周瑜这个名字毫无印象,心想一个从未听说过的人能有多大本事?
但听田豫细细说明后,刘备立刻转忧为喜。
当年虎牢关前,他就见识过孙策的勇猛,虽说年纪尚轻,却是个难得的猛将。
既然周瑜是孙策的结拜兄弟,又担任督军校尉之职,想必才能相当出众。
更重要的是——周瑜与徐臣有血海深仇!
这世上没有比共同敌人更能拉近关系的了。
刘备顿时对这位素未谋面的青年生出几分亲近。
"请周公瑾在清风亭稍候,我即刻前往。
"
看着满地狼藉的刺史府,刘备决定换个地方会客。
亭中初见时,只见周瑜端立如松,眉目清朗,举手投足间尽显儒将风范,刘备心中暗赞。
就在刘备观察周瑜的同时,周瑜也在暗自打量这位左将军。
(果然如传言所说,刘备被徐臣射残了右耳。
)
(这般深仇,定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
(伯符!虽然孙家为保血脉选择归降,但我周瑜誓不低头!)
(必以徐臣首级,祭奠你在天之灵!)
周瑜郑重行礼:"庐江周瑜,久闻刘使君仁德之名。
今特来投效,愿尽绵薄之力。
"
见对方毫不介意自己残缺的右耳,态度恭敬诚恳,刘备心中又添几分欣赏。
他连忙扶起周瑜,习惯性地谦逊道:"都是百姓谬赞,备实在愧不敢当。
"
周瑜正色道:"当今天下,曹贼挟天子令诸侯,与董卓无异;袁氏兄弟包藏祸心;徐臣残暴不仁,无故兴兵害我义兄。
唯有使君堪称仁义之主。
"
这番话说得刘备心潮澎湃,不禁握住周瑜的手哽咽道:"公瑾与我同病相怜啊!徐臣那恶贼不仅杀我爱弟,夺我妻妾,更令我肢体残缺。。。。。。"
周瑜再次躬身:"昔日孙膑断足、司马迁受宫刑,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