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康捋着胡子笑道:"乔公确实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大女儿叫乔靓,小女儿叫乔婉,今年都十七岁。
徐大人要是感兴趣,老夫可以帮忙说媒。
"
这老头精着呢,一听就明白徐臣的心思。
徐臣虽己是徐州刺史,却还是个未满二十的年轻人。
青春年少,对美好女子心生爱慕再正常不过。
到了庐江,听说乔家两位小姐貌美,难免动了心思。
当地不少世家公子,包括陆康家族的年轻子弟,都对乔家姐妹有意,想求娶她们。
不过徐臣此行的目的并非二乔。
只是忽然想起乔家姐妹就在庐江皖县,这才随口向陆康打听。
想到这儿,徐臣开口道:"江北战事未平,提亲的事暂且不急。
陆校尉……"
陆骏拱手道:"使君有何吩咐,尽管首言。
"
徐臣道:"你身上有伤,来回奔波不利于恢复,我留三百大雪龙骑供你调遣,你便留在庐江,辅佐你叔父守城吧。
"
陆骏心领神会:"使君放心,大雪龙骑乃天下精锐,有他们在,庐江必定固若金汤!"
他心里却暗暗嘀咕:
我这伤虽说不能动武,但赶路还是没问题的,哪需要休养?徐使君分明是想借我之名,派兵保护乔家姐妹,偏要说得这般冠冕堂皇。
不过陆骏并未点破。
这种事说出来,对徐臣的名声总归不好。
商议完具体事宜,徐臣便带着剩下的五百大雪龙骑返回寿春。
虽说张辽带了五千丹阳兵,太史慈和曲阿小将的部队也是从败兵中挑选的精锐,但要击败桥蕤的三万大军,徐臣的大雪龙骑才是胜负的关键!
望着远去的铁骑,陆康感叹道:"季才啊,徐使君年少有为,行事果断,有这八百大雪龙骑,天下何处去不得?你能追随他,是我陆家的福分。
"
"如今天下大乱,陆家要想保全,必须选对明主。
"
陆骏疑惑道:"叔父以前不是常说,陆家世代都要效忠汉室吗?"
陆康摇摇头:"时移世易。
我己七十多岁,活不了几年了,所以不会背弃汉室。
但我不能要求整个陆家都去效忠一个没有希望的朝廷。
"
"你儿子陆逊,还有我儿陆绩,都是族中难得的俊才。
若能跟随明主,必能光耀门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