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信心十足地为孙策制定了平定扬州的战略。
孙策虽未完全明白其中深意,却知时机紧迫:“公瑾,事不宜迟,咱们立刻动身前往丹阳,与舅舅汇合,攻打吴郡严白虎!”
---
**寿春城外。
桥蕤率三万精兵缓慢前行。
(
作为袁术麾下仅次于纪灵、张勋和刘勋的第西大将,桥蕤心中颇为自傲。
在他看来,徐臣能以八百骑兵攻破寿春,斩杀荀正、纪灵,不过是趁其不备,加上运气好罢了。
若非纪灵刚破寿春,疏于防备,徐臣岂能偷袭得手?
纪灵又恰好倒霉,被徐臣擒贼先擒王。
没了主将,纪灵的三万兵马自然溃不成军,难敌徐臣。
“我桥蕤绝不会重蹈纪灵的覆辙!”
“如今我军戒备森严,任何偷袭埋伏,在我面前都不值一提!”
桥蕤骑着高头大马,手提铁枪,沿大路缓行。
尽管袁术命他急行军攻取寿春,但桥蕤担心徐臣设伏,故而步步为营,派出斥候在方圆五里内反复侦察。
只要足够谨慎,便无惧任何偷袭!
“报!”
“前方十五里处,有敌军安营扎寨!”
“兵力多少?”
“观其旗号,约五千人!”
桥蕤眉头一皱。
“不是八百骑兵吗?怎么又多出五千人马?可看清是否纪灵或刘繇的残部?”
他猜测,或许是徐臣攻破寿春后,收编了纪灵或刘繇的败军,临时拼凑的部队。
时间仓促,徐臣必然来不及更换甲胄兵器,顶多用布条稍作区分。
既然是残兵败将,装备必然参差不齐。
经验丰富的斥候,应当能看出端倪。
“不太像!对方兵甲整齐,很可能是从徐州调来的!”
桥蕤神情稍缓。
“原来是徐州兵马,看来这徐臣并非真敢仅凭八百骑兵就攻寿春。
”
虽然意外多得了五千人马,桥蕤心里却更踏实了。
这不仅没让他慌张,反而让他确信了一件事:徐臣之前能靠八百骑兵攻破寿春、斩杀纪灵,纯粹是走了狗屎运!
"就这么点人马,也敢挡我的路?"
"传令下去,全军前进,随我踏平这股徐州军!"
桥蕤脸上露出胜券在握的笑容。
"我桥蕤熟读兵书,可不是只会蛮干的莽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