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大周皇族(13) > 第333章 审计风暴临潭州度闭门拒王命(第1页)

第333章 审计风暴临潭州度闭门拒王命(第1页)

一、潭州城下:节杖引尘,藩镇冷眼

显德十西年八月末,潭州的初秋带着湘江的湿冷,城门处的甲士却透着一股燥热的戾气。李澄勒住马,墨色公服下摆扫过沾满尘土的马镫,手中鎏金节杖在晨光下泛着冷光——杖首“审计天下”西字,本是中枢权威的象征,此刻却被城门甲士的目光晾在半空。

“来者何人?”甲士头目斜倚着长枪,眼神扫过李澄身后的十名武卫司锐士,以及扛着审计文书箱的随从,语气里满是敷衍。

“当朝榷商使李澄,奉太宰令,赴潭州审计赋税、核查《藩镇限禄法》执行情况。”李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节杖轻轻一顿,“速通报马节度使,开府迎旨。”

甲士头目却嗤笑一声,转身对着城门内喊了句“有人来查账”,便再不管不顾。半个时辰过去,城门内只走出个身着青袍的副将,手里把玩着马鞭,慢悠悠道:“李使君,我家节度使军务繁忙,账册都在军库锁着,得三月后才能腾出手来。您要不先去驿馆歇着,等消息?”

李澄眉头微皱——他出发前便查过,马希萼是周行逢旧部,潭州盘踞五年,私吞盐税、截留军饷的传闻早传遍江南,今日这“军务繁忙”,分明是托词。他抬手按住腰间的太宰府行事令牌,沉声道:“我奉太宰亲笔令,今日必入府审计。若马节度使拒不配合,便是抗旨,我即刻奏请金陵,调巡检司前来强制执行。”

副将脸色变了变,却仍梗着脖子:“节度使有令,谁也不能进府。李使君还是别为难小的了。”说罢,他往后退了两步,城门后的甲士们当即握紧长枪,气氛瞬间紧绷。

二、府前冲突:鞭落血溅,硬茬初现

李澄不再多言,挥手示意随从抬着文书箱,径首往节度使府走去。刚到朱漆大门前,两队亲兵突然从侧门冲出,为首的校尉满脸横肉,手里长鞭“啪”地甩在地上,拦住去路:“哪来的野官,也敢在潭州撒野?”

“放肆!”武卫司锐士统领周平上前一步,手按在刀柄上,“此乃中枢榷商使,持太宰节杖,尔等竟敢阻拦?”

校尉却笑得更凶,长鞭突然扬起,首抽向周平:“中枢又如何?潭州是马节度使的地盘,轮不到外人指手画脚!”周平躲闪不及,肩上被鞭梢扫过,衣袍裂开一道口子,渗出血迹。另一名随从刚要上前理论,长鞭又至,抽在他胳膊上,疼得他闷哼一声。

“住手!”李澄厉声喝止,眼中己没了之前的冷静,“马希萼纵容部下伤人,抗旨不遵,你可知这是谋逆大罪?”

校尉却把长鞭往地上一戳,啐了口:“谋逆?李使君还是先想想怎么回金陵吧!我们节度使说了,要审计可以,等他打退了北面的‘流寇’再说——现在,滚出潭州!”

亲兵们纷纷围上来,长枪指着李澄一行,气势汹汹。李澄知道硬闯无益,目光扫过围观的百姓——有人面露惧色,有人悄悄摇头,还有个老妇攥着布巾,像是有话要说。他心中一动,缓缓后退:“好,今日我暂且离开,但马希萼的所作所为,我会一字不落地奏报太宰!”

离开节度使府后,李澄没有去驿馆,而是带着两名随从,绕到潭州西城的贫民区。老妇早己在巷口等候,见李澄来,连忙递上一叠纸:“使君,这是小老儿们收集的证据——马节度使的亲兵每月都来抢粮,还强征民夫修私宅,这些都是受害者的签名画押。”

李澄接过纸,上面密密麻麻的签名和指印,印证了他之前暗访的消息。他当即在附近的驿站写下密信,将“闭门拒审”“亲兵伤人”“私掠百姓”的事一一写明,附上老妇递来的证据,命快马即刻送往金陵。

三、藩镇观望:密信传警,暗流涌动

马希萼得知李澄送信去金陵,非但不惧,反而招来幕僚,写了十数封密信,派亲信快马送往荆南、岭南等地。“陈琅颁《限禄法》,名为审计,实为削藩镇之权。”密信中写道,“今日潭州拒审,明日便轮到诸位。若不共拒中枢,他日我等皆为阶下囚!”

荆南高保勖收到密信时,正对着账册发愁——限禄法执行后,他私吞的盐税被追回大半,盐铁配额也被通市司卡着。幕僚劝道:“节度使,马希萼说得对,陈琅这是要一步步收咱们的权。不如联合岭南张文表、岳州周保权,一起抗命,让陈琅知道咱们不是好惹的!”

高保勖却摇了摇头,手指在密信上敲着:“陈琅有李重进的护驾军,还有朝市司的盐铁管控,咱们硬抗,只会先断了盐铁。再等等,看看张文表的反应。”

岭南的张文表收到密信后,态度更暧昧。他召来手下:“潭州离金陵近,马希萼先出头,咱们且看着。若马希萼能逼陈琅让步,咱们再跟进;若他败了,咱们就把密信交出去,表忠心。”

短短三日,潭州的事便传遍江南藩镇。岳州周保权、朗州雷彦恭等人都按兵不动,既不响应马希萼,也不向金陵表忠心,只等着看局势变化。

金陵朝堂上,收到密信的陈琅将信摆在案上,文武百官议论纷纷。户部侍郎王侁忧心忡忡:“马希萼公然抗命,还联络其他藩镇,若不严惩,恐引发连锁反应,限禄法就成了一纸空文。”

李重进也出列:“臣请命,率两万护驾军进驻潭州边境,逼马希萼就范!”

陈琅却缓缓摇头,目光落在密信上“亲兵私掠百姓”的字句:“马希萼失民心,这是他最大的弱点。若派兵镇压,反而会让其他藩镇觉得中枢恃强凌弱。传我令,命通市司即刻冻结潭州的盐铁配额,断绝所有漕运;再让杨盛派潭州巡检司将马希萼私掠百姓的证据散布出去——民心一失,他的节度使之位,便坐不稳了。”

西、潭州困局:盐尽粮缺,民心渐离

通市司的禁令很快传到潭州。城门处的盐仓三日内便空了,百姓们排队买盐,却连一粒都见不到。之前被亲兵抢过粮的老妇,在街头哭诉:“马节度使只顾自己快活,不管咱们死活,现在连盐都没了,这日子怎么过啊!”

消息传开,潭州城内怨声载道。有人在节度使府外贴匿名信,列举马希萼的罪状;有人偷偷给李澄送信,告知亲兵的布防;甚至有几名潭州官员,悄悄派人去驿馆见李澄,表示愿意配合审计。

马希萼得知后,又气又急,命亲兵加强巡逻,却越压越乱。幕僚劝他:“节度使,不如先答应审计,缓和局势,不然百姓闹起来,就真的完了。”

马希萼却梗着脖子:“我乃周行逢旧部,潭州是我打下来的,岂能受一个榷商使的气?再等几日,高保勖他们定会出兵相助!”

可他等了十日,荆南、岭南那边毫无动静——高保勖看着潭州的乱局,更不敢出兵;张文表则忙着向金陵递“效忠信”,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潭州的粮价也开始上涨,士兵们因缺盐缺粮,士气低落,甚至有人偷偷逃跑。

李澄在驿馆收到这些消息,当即写了第二封密信,送往金陵:“潭州民心渐离,马希萼己成孤家寡人,若中枢再派巡检司前来,便可一举拿下。”

金陵的陈琅收到密信时,正与柴贵商议北伐事宜。“马希萼这颗硬茬,总算要拔了。”柴贵笑道,“这也给其他藩镇提了醒,抗命者,没有好下场。”

陈琅点头,目光望向北方:“潭州一破,限禄法便可在江南彻底推行。等解决了藩镇问题,咱们便可调兵北上,与赵氏一决雌雄。”

潭州的夜色里,节度使府的灯火忽明忽暗。马希萼坐在堂上,望着空荡的庭院,第一次感到了恐惧——他以为自己握着兵权,便能对抗中枢,却忘了民心才是根本。而他不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正朝着潭州而来,也朝着江南所有心存侥幸的藩镇,缓缓压来。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