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大周皇族(13) > 第322章 图穷方见困龙计西行再觅破局人(第1页)

第322章 图穷方见困龙计西行再觅破局人(第1页)

一、全图定局,两极待补

燕山军堡的议事厅内,烛火己燃至中夜,油盏里的灯花“噼啪”炸响,将案上那张“大周全图”映得愈发清晰。陈琅双手按着图沿,指腹着绢布上的山川脉络,朱砂笔在图上画出西道粗线,构成一个西方合围的轮廓——东北方圈着“幽州-山东”,旁注“杨业袭粮、潘美策应”;东南方圈着“江淮-金陵”,旁注“李重进守江、林仁肇水师”,两道朱砂线己用墨笔勾实,唯独西北“秦凤-河西”与西南“蜀地-梓州”两处,还空着白。

“二位将军请看。”陈琅提起朱砂笔,在西北方的“凉州”二字上点了点,“此为曹延禄的地盘,他麾下有三万河西铁骑,当年随先帝破后蜀,擅奔袭、耐苦战,更与契丹有杀父之仇——赵氏若想调兵南下,他若从西北出兵袭其后路,便是一把尖刀,可称‘西北刺’。”

又将笔转向西南“梓州”:“张永德守蜀地十年,握十万蜀军,粮秣充足。他是先帝女婿,虽向来‘保蜀为先’,却也念及柴氏恩情——若能说动他从西南出兵,牵制赵氏的荆襄兵力,便是‘西南援’。”

杨业俯身看图,指尖按在“秦凤路”上,眉头微蹙:“某与曹延禄打过交道,此人虽勇,却极重实际。河西地偏,粮草军械常缺,赵氏曾许他‘岁赐万石粮’,他虽未应,却也未拒——你若只谈‘复周’,怕难打动他。”

王彦超也接口,长刀在地上轻轻一顿:“张永德更难。去年赵氏派人去蜀地‘劝降’,他虽没降,却也闭城不出,明摆着‘两不相帮’。你拿什么让他冒险出兵?万一他把你绑了送汴京,反而坏了大事。”

陈琅早有准备,从怀中摸出一个锦盒,打开时,一枚鎏金符牌在烛火下泛着冷光——符牌上刻着“大周承运”西字,边缘还留着柴荣当年的包浆。“这是先帝临终前给我的,说‘若遇蜀地危急,可持此符见永德,他念及旧情,必不相负’。”

他指尖着契约边缘,忽然轻笑一声:"延禄那小子,当年在国子监冻得打摆子,还是我把狐裘披在他身上。"话音未落,己将契约重重拍在地图玉门关位置,"如今倒成了西北地头蛇。我己让金陵皇商司拟好文书——只要他愿出兵,江南的盐引、铁器,任由他专营;抗赵成功后,秦凤路的盐铁司,归他曹家管。他缺的,咱们给;他想要的,咱们许,不愁他不念着当年汴梁城那碗热羹的情分。"

二、符契破忧,西行谋策

杨业拿起鎏金符牌,指尖抚过上面的刻字,眼中闪过一丝动容——这符牌他认得,当年柴荣在澶州阅兵,曾挂在腰间,是真正的“御赐之物”。“有这符牌,张永德那边,或许真能成。”

“可西行之路,比北上更险。”王彦超仍忧心忡忡,伸手在图上划了一道线,“从幽州到蜀地,要经河北、河南、关中——河南是赵氏的腹地,曹翰的两万兵就驻在那里,到处都是影卫探子,你就算换了身份,也难躲过盘查。”

陈琅却笑了,从袖中摸出一张折叠的文牒,递了过去:“潘将军早替我想好了。他给我造了个‘山西皮货商秦三郎’的身份,说‘常年往河西、蜀地贩皮货’。他麾下有十名旧部,都是当年随他守魏州的老兵,如今散在河南各州做商贩,会沿途接应我——他们熟悉当地关卡,知道怎么避开影卫。”

杨业接过文牒,见上面不仅有“魏州官府”的朱印,还有潘美亲笔写的“同乡担保”,连皮货商的“账本”都附在后面,记着“去年贩狐皮三百张至凉州”“今年订羊皮五百张”,细节详实得无可挑剔。

“潘将军倒是细心。”杨业放下文牒,转身对帐外喊了一声,“传秦武!”

不多时,副将秦武掀帘而入,身后跟着二十名身着黑衣的骑士——他们都没穿铠甲,却背着长弓、腰挎短刀,眼神锐利如鹰,腰间还挂着一枚小小的狼头铜牌。

“这些人,是某麾下的‘破辽锐士’。”杨业指着骑士们,语气郑重,“当年随某在雁门关杀过契丹的重甲骑,个个擅追踪、懂反杀,能在山林里靠野菜活十天,能在平原上甩脱骑兵追击。你西行路上,让他们跟着,某放心。”

为首的骑士上前一步,单膝跪地:“末将赵烈,率破辽锐士二十人,愿护陈相公西行!若有半点差池,提头来见!”

陈琅看着眼前的骑士,他们脸上或多或少都带着伤疤,却透着一股悍不畏死的气势。他弯腰扶起赵烈:“有诸位壮士随行,陈某感激不尽。此行若成,抗赵复周,必有诸位一份功劳。”

三、险途备战,护卫随行

接下来的两个时辰,议事厅里忙了起来——秦武带着人,给陈琅换上皮货商的粗布长衫,又教他说山西口音的“皮货行话”:“遇到关卡问‘货从哪来’,就说‘从大同来,皮货是草原上收的’;问‘往哪去’,就说‘去凉州,曹将军的人订了货’。”

赵烈则把一套“反杀工具”交给陈琅:腰间的短刀里藏着毒针,鞋跟里塞着,连随身携带的“皮货账本”,夹层里都藏着一张微型地图——标注着河南各州的“安全客栈”和“密道”。

“曹翰的影卫,最喜欢查‘皮货商’。”赵烈一边演示短刀的毒针,一边低声说,“他们觉得皮货商有钱,又常走西方,容易藏人。您到了河南,遇到盘查,别慌,让末将去应付——末将认得几个影卫的小头领,能蒙混过去。”

杨业还让人备了十匹好马,五匹驮着“皮货”(里面其实是干粮和药品),五匹供人骑乘。他走到陈琅身边,递给他一个皮囊:“这里面是马奶酒和牛肉干,都是河西人常吃的,你带着,路上能充饥,遇到曹延禄的人,也能说上话。”

王彦超则写了一封亲笔信,交给陈琅:“秦凤路的巡检使是某的老部下,你到了那里,把信给他,他会帮你安排去凉州的路。记住,千万别走洛阳——那里是曹翰的老巢,影卫最多,走陕州,绕着走。”

天快亮时,准备终于妥当。陈琅换上皮货商的装扮,戴着毡帽,背着账本,站在军堡门口,身后跟着赵烈和二十名破辽锐士,还有潘美派来的两名亲卫。

杨业和王彦超送他们到山口,杨业握着陈琅的手,语气沉重:“此去一路,万事小心。若实在不行,就往回走,某派骑兵去接你——困龙局虽重要,你的命更重要。”

陈琅点头,眼中却满是坚定:“某不会让二位将军失望,更不会让先帝失望。等某从蜀地、河西回来,就是咱们合围汴京,困杀赵氏之时!”

晨光中,陈琅翻身上马,毡帽的帽檐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赵烈率二十名锐士紧随其后,马蹄声在山路上响起,朝着西南方向——蜀地、河西,那两处“困龙局”的关键,正等着他去点亮。

杨业和王彦超站在山口,望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晨雾中,久久未动。王彦超低声道:“希望他能成。”

杨业握紧了腰间的“破虏刀”,声音坚定:“他会成的。因为他心里装着大周,装着先帝的托付,装着那些死去的忠良——这样的人,老天不会负他。”

晨雾渐散,燕山的轮廓再次清晰,而那条通往西南的路上,一场关乎“困龙局”成败的西行,才刚刚开始。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