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大周皇太子百度百科 > 第130章 寿州溃堤惊变夜(第2页)

第130章 寿州溃堤惊变夜(第2页)

“只是什么?”

“皇商司扣着盐引不放,”赵普缓缓道,从袖中抽出一份文书,“末将从磁州来前,见通市局的安大福正将三万石盐往江南运——说是要换南唐的茶叶,美其名曰‘商战’。”

赵匡胤的瞳孔瞬间布满血丝。他抓起地上的佩剑,剑刃在残烛下闪着寒光:“好一个商战!我大哥的命,在他们眼里怕是还不如一张盐引值钱!”

他大步冲出帅帐,帐外的亲兵见他目眦欲裂,吓得纷纷跪倒。“备马!”赵匡胤嘶吼着翻身上马,玄甲在月光下泛着冷硬的光,“随我去寿州!我倒要看看,皇商司的船是不是真比人命金贵!”

赵普站在帐门口,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夜色里,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他弯腰捡起那半块从赵匡胤腰间掉落的青铜符——是当年结义时,李继勋亲手给他的。符上的“义”字沾着些许蜡油,被他用指尖轻轻抹去,仿佛在擦拭什么碍眼的污渍。

寿州城的水面上,漂浮着无数灯笼。

那是幸存的周军点燃的火把,有的插在断墙上,有的绑在漂着的门板上,把浊流照得像条流淌着血的河。杨延玉抱着根断裂的矛杆,在水里挣扎着往内城游,头盔早就丢了,发髻散开,泥水糊了满脸。他身后,一个伤兵正被水头卷着往南漂,嘴里反复喊着“将军烧了粮册”。

“往钟楼游!”杨延玉嘶吼着调转方向,那里是寿州地势最高的地方。他抓住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将矛杆塞给她:“抓稳了!”

爬上钟楼残基时,他才发现自己的左臂脱臼了。借着远处的火光,他看见内城的屋脊在水里起伏,像一群溺水的巨兽。有士兵在敲残存的铜钟,钟声嘶哑得像哭,却没人来救援——所有能漂的东西都被水头冲散了。

“杨将军!”一个浑身焦黑的士兵爬过来,手里捧着半块烧焦的青铜符,“这是从粮库那边漂过来的……”

杨延玉的心脏骤然缩紧。那符他认得,李继勋常拿在手里。他接过符,金属的冰凉透过焦痕渗进掌心,突然想起三日前收到的家书,父亲杨业在信里说“皇商司的漕运船己过楚州,不日便到”。可现在,船在哪里?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号角声。

不是周军的号调,是南唐水师的!杨延玉猛地抬头,看见黑暗中驶来数十艘筏子,上面站满了举着火把的南唐军,筏子边缘还挂着些东西——仔细看去,竟是皇商司漕运船的旗帜!

“周军弟兄们!”筏子上有人高喊,声音被风吹得飘忽,“陈琅的船早就跑了!降者有盐吃!”

水面上响起一阵骚动。有士兵开始往筏子游,嘴里喊着“反正也是饿死”。杨延玉拔剑斩断身边一根绳索,绳索带着火星飞向最近的筏子:“谁敢降?!李将军用命保住的城,你们要拱手让人?!”

可他的声音太微弱了。更多的人被“盐”字勾动,像逐臭的苍蝇往筏子聚拢。杨延玉看着那些熟悉的面孔消失在南唐的火把里,突然想起陈琅送来的那些漕运股票——出发前,皇商司的人说“这票能换盐换粮,比金银还管用”。可现在,股票在水里泡成了纸浆,连半粒盐都换不来。

黎明前最黑的时刻,杨延玉靠在钟楼的断壁上,看着南唐的筏子在城里穿梭。他把那半块青铜符塞进怀里,贴身藏着,然后撕下战袍一角,蘸着自己的血,在残存的钟体上写字。

血字歪歪扭扭,却异常清晰:

“皇商司误我。”

写完最后一笔,东方泛起了鱼肚白。淮水的水头渐渐退去,露出满地狼藉——倒塌的房屋、泡胀的尸体、还有散落的、被泥水浸透的黄龙券和漕运股票。一只乌鸦落在钟楼上,啄食着那些纸券,仿佛在嘲笑这乱世里,连纸片都比人命更轻贱。

滁州方向,赵匡胤的骑兵正踏着晨雾狂奔。他看见寿州城头的黑烟,像一条黑色的巨蟒盘踞在淮水之上,突然勒住马缰,对着那方向举起了剑。

剑刃映着晨光,亮得刺眼。

“陈琅,”他一字一顿地说,声音里淬着冰,“我大哥的命,我会让你——还有你那皇商司,百倍偿还!”

风从淮水那边吹来,带着浓重的血腥味和焦糊味,吹得他玄甲上的披风猎猎作响,像一面复仇的旗帜。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