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那家子只剩下一个夫人,在姑苏傍着娘家过活,每日心心念念的,就是能找回这个女儿。贾大人记挂着恩公的心事,这些年一直在暗暗探访,不料那甄小姐竟就是薛大爷当年为着打死人的那个丫头。
贾大人为此特特地求了政老爷,请政老爷从中说和,让薛家放了那丫头的身契,助她们母女以全人伦。
政老爷听了这话也是连连感叹,对贾大人的情托无有不依,登时就请了太太去和薛家太太说项。
薛家太太听了这些话直念佛,满口叹那丫头可怜。兼之她心里还记得贾大人当年的相助之情,知道是贾大人恩公之事,自然无有不应的。
只是薛大爷还不肯放手,他这些年因为要那丫头不得手,不知和薛家太太打了多少饥荒。好容易等这丫头长成了,哪里肯松口。
怎奈两家大人都是这么个意思,政老爷还亲自叫了他过去劝说,这才无奈罢休。
薛家太太看他点了头,忙作兴起来,请了家中老太太做见证,认了那丫头做义女,还要薛大爷称呼妹妹,就此把这事做定了。”
当年那场祸事的受害人,冯姓公子已死,薛大爷有人护着,不可能给他偿命。唯有这甄小姐实在可怜,此番机缘巧合之下能找到亲人,也算是侥天之幸了。
元春听着柱子美化后的解释冷笑连连,贾雨村想为当年的事收尾,无论如何都绕不过一个香菱。
薛蟠打死人是事实,要为他犯事之后不必付出代价的事实,找个勉强能敷衍过去的借口,只能送他一个占住大义的动机。
解救被拐幼女,还为她寻亲,助她一家团圆,
多么感人至深的事迹啊!
感动得贾政愿意从中调和不说,还顺便给了薛姨妈一个可以合理送出香菱的借口。仿佛没了香菱时刻在面前晃悠,众人便会逐渐淡忘薛蟠做出的荒唐事。
在这一番矫饰之下,贾雨村知恩图报,薛家有情有义,甄家母女团圆,除了那冤死之后无人张目的冯渊,果真是皆大欢喜!
“主子——”柱子看着元春阴沉的脸色,担心地喊道。
“无事——”元春恹恹地摇头,勉强甩掉心中的不舒服后,换了个话题:“父亲何时启程,家中定下了吗?”
“定下了,下月初五是个好日子。其实,主子若是舍不得老爷舟车劳顿,也可以去求求皇上。老爷年纪大了,娘娘担心父亲,皇上会体谅的。”玉罄以为元春在担心贾政,于是试探着劝道。
元春笑着摇了摇头,即便皇帝不提,元春也不会让贾政一直留在皇城的,如今正好。
“给父亲的东西,本宫已经看过了,明日就叫德庆公公帮着带出去吧!另外,请父亲此行多多保重。”
“是!娘娘,储秀宫那边,皇后已定了初十阅选,王家的姑娘也在阅选名单中。”
“这是一定的,到时候咱们养足了精神,给这位好妹妹送分见面礼!”安排完了宫里的事,元春兴致很好地说要出去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