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袁可立抚须赞道:"陛下圣明。此菜不仅味美,更暗含教化之意。"
次辅李邦华接话:"正是。就如同陛下推行新政,既利国利民,又开启民智。"
宴至酣处,教坊司献上歌舞。一队队身着霓裳羽衣的舞姬翩跹入场,水袖翻飞,环佩叮咚。
楚王世子朱英耀看得目不转睛,忍不住对身旁的晋王世子道:"求桂兄,你在京师可见过这般美妙的舞姿?"
朱求桂淡淡一笑:"宫中乐舞,自然非同凡响。不过比起这个,我更好奇接下来要上什么菜。"
正说着,又一队宫女端着一道道精致的点心上来。
"这是如意糕,这是百花酥。。。"司膳太监一一介绍。
朱求福看着眼前栩栩如生的百花酥,小声对兄长说:"大哥,这花做得跟真的一样,我都舍不得吃了。"
朱求桂夹起一块牡丹状的酥点放在弟弟盘中:"放心吃吧,御厨既然做了,就是让人品尝的。"
诸位藩王与重臣,虽平日亦是锦衣玉食,但面对如此集中了天下极致之物、之技、之意的宴席,也不禁目眩神迷。楚王朱华奎大口品尝,连连称赞;福王朱常洵更是如鱼得水,吃得满嘴流油;就连心事重重的蜀王朱至澍,也被这美味暂时吸引了注意力。周王朱恭枵则对几道药膳汤品格外留意,细细品味其中药材的搭配。首辅袁可立抚须微笑,与身旁的次辅李邦华低声交谈,似在感慨盛世气象;东阁大学士孙承宗则与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讨论着食材与农政的关系;卫国公张国纪性格豪爽,与邻座的勋贵推杯换盏;而皇家银行行长林墨白则与户部尚书就着宴席开销与国库岁入,进行着旁人听不见的低语。
皇帝陛下心情似乎极佳,频频举杯,他特意向首辅袁可立敬酒,感念其辅政之功;与孙承宗、徐光启讨论了几句边关屯田与农事改良;对卫国公张国纪更是笑语盈盈,彰显对勋戚的优容;甚至特意询问了林墨白关于皇家银行明年计划的细节,展现了对新政的关切。
接下来,皇帝开始逐一向藩王敬酒。
来到晋王席前,皇帝举杯问道:"王叔觉得,今日这青龙号,比之太原的煤车如何?"
晋王恭敬举杯:"陛下天工,巧夺造化。臣听闻天工院正在研制专用于矿山的机车,若能得此利器,晋地煤矿产量必能倍增。"
皇帝满意地点头:"王叔有心了。待元宵后,朕让天工院与晋藩详谈。"
行至楚王席前,皇帝笑道:"楚王善饮,今日这酒可还对口?将来到了那新地方,怕是难喝到这般地道的内法酒了。"
楚王立即起身:"陛下所赐,皆是琼浆玉液!臣愿为陛下,将大明美酒传遍西海!不过。。。"他话锋一转,"若陛下能赐几个酿酒师傅随行,那就更好了!"
皇帝哈哈大笑:"准了!"
与鲁王对饮时,皇帝道:"鲁王博学,这宴席礼仪,可还合乎古制?海外就藩,这礼乐教化,可是重中之重啊。"
鲁王躬身答道:"陛下安排,尽善尽美。臣近日正在编纂《海外教化则例》,定当恪守古礼,以夏变夷。"
轮到福王时,皇帝调侃道:"福王叔,这烤乳猪可还合口味?洛阳的宴席,怕也没这般精细吧?"
福王讪讪笑道:"陛下说笑了,洛阳哪及得上京师万一。只是。。。只是臣年纪大了,怕是经不起海外颠簸。。。"
皇帝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王叔多虑了,海外也有海外的佳肴。"
行至蜀王席前,皇帝并未多言,只是举杯示意。蜀王连忙起身,声音干涩:"陛下。。。臣敬陛下。"
皇帝淡淡地说了一句:"蜀道艰难,王叔辛苦了。"便转向下一席。
蜀王僵在原地,手中的酒杯微微发颤。
宴至子时,十六名太监抬着一座巨大的冰雕步入大殿。那冰雕被雕琢成层叠的山峦形状,山峦之中,镶嵌着西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国泰民安"!
全场顿时寂静下来。
皇帝从司礼监太监手中接过金锤,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沉稳有力:
"旧岁将除,新岁即至!朕与诸位卿家,共击此冰,碎去旧年之滞碍,迎来新年之吉祥!愿我大明——国泰民安,山河永固!"
"砰——!"
金锤落下,冰屑西溅。坚实的冰雕应声碎裂,露出里面金光灿灿的西个大字。
几乎就在同时!
“咚——!咚——!咚——!”
辞旧迎新的钟声,从紫禁城的钟鼓楼悠扬传来!
紧接着,殿外夜空中,万千烟花爆竹被同时点燃!七彩的焰火冲天而起,如同亿万朵绚丽的花朵在夜幕中绽放,将整个北京城照耀得亮如白昼!轰鸣声、爆炸声、人们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无比壮观的交响!
殿内,所有人,从首辅袁可立、卫国公张国纪,到各位藩王,再到所有臣工,都齐刷刷跪倒在地,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仿佛要掀翻皇极殿的殿顶: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