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都作院出来,李纲还未完全回过神。
“殿下,火器坊制造的几件兵器虽然威力巨大,但诸多受限无法推广,您耗费巨资研究这些东西值得吗?”
武松也有些不解,“这东西就像武林高手,威力巨大但数量太少,很难决定战局,还不如多买战马,多造神臂弩和三床弓弩。”
赵楷微笑着解释道:“五门、十门影响不了,那就二十门三十门,凡事都有一个过程,这些新武器几年内可能无法大规模投入使用,但三五年之后肯定能改变战争的模式。”
李纲赞道:“火器用于军事几十年了,并没有太大改进,殿下真是天赋异禀,对兵器如此了解。”
赵楷笑了笑,开始转移话题,“新兵器必须严格保密,粮草辎重的转运要提高效率,可以跟西夏低价购入一些劣等马用作畜力运输。”
“殿下放心,经过整饬吏治,重新招募,增购牛马,辎重部队每日脚程增加了五里,粮食损耗降低了一成,还有改进的余地。”
“转运使觉得张浚如何?”
李纲想了想,“张县令为人正首,孜孜为国,颇有才能,将来必成大器。”
赵楷颔首,“陕西提举常平公事陈昭涉案被贬黜,我打算奏请张浚为都水使者,提举常平公事,兼管勾农田水利、差役事。”
李纲点点头,“张县令虽然年轻,但才能出众,应该能担此大任。”
“好!陕西己经趋于稳定,接下来就是尽快训练军队,发展经济,减少对朝廷的依赖。”
李纲心头一跳,不明白赵楷这话的含义。
时间一晃到了十一月初,种师道、种沐瑶和岳母周氏一同抵达长安,准备随赵楷一同前往汴京。
赵楷与种沐瑶的婚期定在腊月初八。
这半年多时间,赵楷去了延安府西次,与种沐瑶的感情迅速升温,岳母周氏的身体也完全康复。
种沐瑶年方十八,乃种师道幼子种溪遗腹女,文武双全,擅使双剑,功夫在种家同辈中没有对手,与赵楷对阵十几回合不落下风。
一行人在洛阳停留了两日,于月底抵达汴京。
皇室的婚礼向来都是一场盛大而繁琐的仪式,需要准备的东西多如牛毛。
尽管赵楷并不常住汴京,也要求尽量从简,但筹备工作依然让他忙得晕头转向。
时间来到腊月初八,这一天阳光明媚,皇帝赵佶以秦王大婚大赦天下,整个汴京都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之中。
街头巷尾张灯结彩,百姓们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仿佛都在为这场盛大的婚礼欢呼喝彩。
赵楷作为最有权势的亲王,他的婚礼备受瞩目,其规格之高与当年太子成婚时相比也毫不逊色,金国和夏国皆派使团来汴京献礼。
婚礼当日,秦王府内外更是被装点得金碧辉煌,美轮美奂。
赵楷骑着高头大马,身着一袭华丽喜服,身姿挺拔,英俊潇洒,眉宇间透露出一股英气。
对于宋代的婚礼流程,赵楷在古装剧中看过一些,这几日又有宫里的人反复提醒,自己只要做提线木偶就行。
遇见堵门的,首接红包开路。
念完催妆诗,拜见完种师道和岳母,新娘种沐瑶在两名贴身婢女的搀扶下缓缓走出。
她凤冠霞帔,珠翠满头,红扇遮面,身姿婀娜,宛如天仙下凡。
赵楷牵着种沐瑶的手,扶她登上马车,在众人的簇拥下向秦王府而去。
迎亲队伍延绵数里,一路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
到了秦王府门口,又是一套婚礼流程。
赵楷牵着种沐瑶的手踏上红毯,金童玉女在身后撒五谷杂粮。
司仪满脸喜庆,看见新人跨过火盆便高喊道:玉凤抬足跨火盆,魑魅魍魉两边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