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黼急忙出言反对,“陛下,万万不可!”
赵佶面露不悦之色,“有何不可?你的意思秦王不能胜任?”
王黼急忙解释,“臣绝无此意,只是秦王数次抗旨,若将西北交给他,恐日后生乱啊。”
赵佶皱眉道:“生乱?你的意思秦王会起兵谋反?”
“臣。。。。臣并非此意,从立国至今,从未有亲王担此重任,恐有违祖训!”
刘韐说道:“秦王虽然任性但有自己的决断,若非收留辽国降将,关闭榷场,岂能有今日之功劳?”
蔡莜赶紧说道:“西北之地太过重要,让秦王掌十几万精锐西军太过危险,还望陛下再斟酌一二。”
赵佶不耐烦道:“秦王秉性纯良,诸卿无需妄自揣度,朕心意己决,无需再议。”
王黼和蔡莜见此,只能无奈叹气,不敢再言。
一首沉默的童贯微笑着道:“金国答应归还武、朔二州,秦王又大败西夏收复西安州和怀德军,可谓双喜临门,的确值得封赏!”
赵佶面色稍缓,“金国虽然答应归还,但具体交接事宜还需有人负责,便由豫国公领枢密院,宣抚河北、燕山,切勿再出现空城之事。”
童贯闻言狂喜,“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夏主李乾顺进誓表于金,金以下寨以北,阴山以南,吐禄泊以西地予之,这对我们来说十分不利,此次出使金国,务必表明我朝的态度,不许金国插手我们与西夏之事。”
童贯面露难色,“若金人问起张觉之事该如何回应?”
“随便寻个理由糊弄过去,金人正在追击天祚帝,不会为了一个人与我们翻脸。”
童贯又道:“近年为经营燕山府耗资巨大,己入不敷出,如今又收复武、朔二州,恐怕还需拨款数百万。”
赵佶看向王黼,“国库还有多少盈余?”
王黼答道:“回陛下,去年财政收入1。3亿贯,支出1。8亿贯,亏空了5000万贯,根本拿不出钱来。”
赵佶脸色阴沉,“怎会亏空这么多?钱都花到何处去了?”
“陛下,去年仅军费支出就有1。1亿贯,官吏俸钱723万贯,岁币支出1800万贯,农田水利和治河支出800万贯,皇室支出1800万贯,祭祀、教育、救灾恤民1300余万贯。”
赵佶一脸震惊,“朕记得前几年军费支出只有七八千万左右,为何去年竟然达到1。1亿贯?朝廷倒地有多少军队?”
王黼有些心虚,声音也低了几分,“陛下,这几年兵事不断,耗费自然比以前多,据枢密院和兵部提供的兵籍名册,现有禁军62万,厢兵30万。”
“竟然有这么多军队?其中有多少是空额?”
“陛下,军队空额历来就有,也无法杜绝,就算差几万人,军费支出也降不了多少。”
赵佶心情烦躁,“这样亏空下去不是办法,诸位可有应对之策?”
蔡莜说道:“为今之计只能加税,适当减少开支。”
刘韐当即出言反对,“赋税和商税都己经太高了,老百姓不堪重负,臣认为可以祛三冗,缩减皇室开支,至少能节省两三千万贯。”
赵佶面露不悦,看向王黼问道:“王相怎么看?”
王黼答道:“朝廷刚刚收回燕山府,支付过多很正常,等明年燕山道的税赋收上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臣认为可以再适当提高盐、茶、酒的税,再抽调各路经制钱。”
赵佶微微点头,“经营燕山路需要大量差役,诏令西京、淮、浙、江、湖、川、闽、广各调夫十万北上,欲免调者每夫纳钱十五贯,违者从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