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武笑着讲道:“没出手以前咱们可以谈笑风生,真正接手了,就得想好怎么实现盈亏平衡。”
“无论是客运还是货运,都有一个绕不开的现实情况。”
他放下茶杯点了点桌面,道:“那就是咱们今年还能拿出多少钱来购买这座机场,接着购买运输机。”
“机场倒是好买,运输机。。。。。。”
董文学苦笑着摇了摇头,道:“跟北边的关系这么僵,人家哪里还会卖给咱们飞机了。”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李学武不在意地讲道:“只要肯出钱,神仙都能请下凡。”
“不过就算北边想要卖给咱们,咱们也不能买他们的,太糙了。”
他故作嫌弃地摇了摇头,道:“傻大黑粗,除了抗造没别的优点。”
“圣塔雅集团倒是可以帮忙牵线搭桥,客机和货机都能买得到。
李学武一边思考着一边讲道:“就是麻烦了一点。”
法国现在有什么正经的好客机?
哎,那可就多了,这个时候的法国在飞行器制造领域强的可怕。
法航、空客,以及红星一号的生产厂家达索航空,真是世界闻名。
这还不包括与法国有深度合作的英国宇航,就连钢飞准备生产的美洲豹和云雀三都跟宇航有关系。
就目前来说,世界上只有两架飞机,一架是图-144,一架是空客A300。
当然了,这两架好飞机都还没开始生产,只是公开展示了。
这还是李学武知道的,在未来鼎鼎大名的两架飞机,其他如波音还没有那么的强势。
*****
要说买飞机这件事比较复杂,买飞机的钱也很紧张,甚至连养飞机场的代价都很高,李学武都讲的明明白白了,李怀德为什么还在犹豫?
原因不是红星钢铁集团有钱了,他烧的慌,恰恰相反,他为的不是花钱,而是在花钱的过程中获得名利。
这个时候当然还没有利益输出一说,无论是购买飞机还是购买飞机场,对于李怀德来说都得不到直接利益上的好处。
但是,拥有一座飞机场可跟拥有一架公务机是两码事。
在奉城拥有一座飞机场,对于钢铁集团在辽东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说直白一点,李怀德想要砸钱办狠事,快速提升红星钢铁集团在系统内的地位和名气。
无论是三机部还是一机部,大家都是工业系统中的一员,无论在哪个方向做出了贡献和成绩,上面的领导都能看到他的努力与付出。
“老李有点着急了。”
董文学吹了一口烟,看向坐在他对面沙发上的李学武讲道:“真买一座飞机场,对于集团来说是能够快速积累影响力,可要背的包袱太大了。”
这会儿办公室里只有他们两人,秘书就在门口盯着呢。
李学武沉默着听了他的话,迟迟没有给出回复。
董文学在李怀德办公室时的态度有些模糊,似乎没觉得购买飞机场有什么弊端,或者益处。
但当两人回到办公室以后,董文学却露出了担忧的表情。
“今年是不可能的了。”
李学武想了好一会,这才讲道:“明年也不好说,至少三五年内吧,集团还没有组建航空公司的能力。
“我说也是,现在的时机不合适,咱们也没有相关的经验。”
董文学在烟灰缸里弹了弹烟灰,强调道:“能造飞机就不错了,真要搞航空公司,那集团每年的利润将会被抽走大半。”
“哪止哦??”李学武轻笑了一声,道:“能不亏全部就算可以了。”
“一个月能有几个坐飞机的人。”董文学想起自己仅有的几次乘坐飞机的经历,微微摇头说道:“就连购买飞机票都是个难关。”
“李主任有别的考虑吧。”
李学武并没有很懊恼,因为李怀德要花这笔钱不仅仅是要过他和文学这一关,景玉农那关更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