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疏梅情急地喊出声。她忽然想起一件事,飞快跑了过去,站在四朵排成一列的向日葵前方,她仿佛看到了,看到了那副忧伤的画面。
几名还逗留在稻田的同事都看向了她,也许她今天在这里并不起眼,然而此刻却让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她。
曲青川和马光平也第一时间朝她投来目光,李疏梅说:“曲队,这不是凶手随意放的,这是一幅画!”
“什么?”曲青川皱着眉宇走向她,马光平也紧随而至,两人站到她的身旁,紧紧注视着她身前,平放在炭灰上的向日葵。
“是梵高的《四朵枯萎的向日葵》,原画就是这样摆放的,摆成一排,最右边一朵翻在背面。”
曲青川的目光一沉,马光平不敢置信道:“这也是一幅画?”
他的语气带着微讶,因为不久前,姜琴玉的死亡现场也被布置成了一幅画,而且同是梵高的画。
李疏梅说:“我在崔锐的办公室看到过这幅画,他有三幅画,其中一副是《星空》,第二幅就是《四朵枯萎的向日葵》。”
“妈的,这凶手也是崔锐?”马光平不敢相信,骂起人来。
他又朝李疏梅发出赞叹声:“疏梅……”情不自禁竖起大拇指。
“老马,凶手应该不是崔锐。”曲青川微微摇了摇头,他眼睛明亮如炬,又看向李疏梅,问她,“崔锐是不是戴金属边眼镜?三十二岁,属于青壮年男性,他还有一辆奔驰轿车?”
李疏梅答:“对。”
“昨天晚上十点左右他回到了秦东市,如果确认死亡时间就是在十点以后,那么稻田的死者很有可能就是崔锐!”
死者是崔锐?李疏梅一怔,现在姜琴玉案的第一犯罪嫌疑人是崔锐,如果死者是他,那么真正的犯罪嫌疑人是谁?
马光平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说:“现在可以很快证实的,就是奔驰轿车经销商,这能快速缩短死者身份范围。”
李疏梅说:“我回去就和经销商联系。”
“好,”曲青川吩咐,“老马,你这边要尽快确认死者DNA。叫老杜他们赶快取样吧,联系下崔锐家属做DNA匹配。”
“没问题。”——
作者有话说:《四朵枯萎的向日葵》(FourWitheredSunflowers),是荷兰画家梵高在1887年创作的一幅油画,现藏于荷兰国立渥特罗库勒穆勒美术馆。
第17章第17章疏梅进行犯罪分析。……
收队时,曲青川带着两人到附近走了走,果然走了不到一里路,在田野里出现了一片向日葵地。
笨重阔大的叶子被风翻卷,亮起银白的肚子,密匝匝的深黄色花盘低垂着,迎向泥土。
向日葵应该已经过了茂盛的季节,花瓣渐渐枯萎,或许不久后,籽将成熟饱满。
但是想从这片向日葵地里,找到嫌疑人摘下哪朵向日葵几乎不可能,而且也并不能断定那几只向日葵就来源于此。
她跟着曲青川在向日葵地周边转了转,寻觅地上的脚印。
命案就发生在昨晚,如果有新鲜脚印,或许能找到嫌疑人的线索,但明显的,这附近没有脚印痕迹,这也说明嫌疑人很警惕,可能对足迹做了保护。
三人回去后,李疏梅打电话和本市奔驰经销商取得了联系,又和车管所进行了复查,很快她就得到了准确回复,被烧毁的车辆识别码被证实是崔锐所属的奔驰轿车。
这也就进一步证明死者很可能就是崔锐。当她放下电话的时候却有些不安,崔锐和姜琴玉曾经有一段不光彩的感情往事。
依照顾笙的描述,崔锐“强。奸”了姜琴玉,姜琴玉并没有报警,如今这起强。奸案的当事人都死了,也正是这段不平常的关系让两名死者产生了联系。
同时他们又是成人教育大学的师生,他们同时喜欢梵高,他们的身旁都有梵高的画。
《星空》和《四朵枯萎的向日葵》不但被姜琴玉描摹,存放于她的宿舍,也被崔锐描摹,挂在他办公室的墙上。
是谁?要将姜琴玉和崔锐全都置于死地,而且还和梵高的画绑上关系,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原定的三名犯罪嫌疑人,崔锐、陌生送钱男子、顾笙,如今崔锐已经死了,那么犯罪嫌疑人在剩下两人之中?还是有新的犯罪嫌疑人?
李疏梅越发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够用,当她将车辆识别码的信息告诉曲青川时,他的脸庞同样产生了担忧。
黄昏时分,法医那边送来了稻田焦尸的初步尸检报告,报告显示,死者是死后被焚烧,虽然体表烧烂,但体内主要器官没有完全被波及,躯干部位没有发现致命伤,死亡原因被推断是咽喉遭刺,血液漫入气管导致气道阻塞,造成的窒息死亡。
死亡时间是昨天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之间。
不久后,费江河和祁紫山回来了,他们一直在追查崔锐的踪迹,如今崔锐被大概率证实死亡,他们追查的工作停止,回来参加案情讨论。
曲青川早就把今天调查的线索写在罪案板上,待他们一回来,马上招手喊人:“开会吧!”
五个人再次围在罪案板前,马光平将稻田调查的信息分享了下,这时,一位年轻法医走进门,喊道:“曲队,省厅刚刚打来电话,姜琴玉的DNA检测报告出来了。”
大家不约而同紧紧望向他,无疑那十二具尸块是不是属于姜琴玉,DNA能给出最确信的答案,万一不是,这几天的调查方向都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