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思路打开,这么一个看似鸡肋的能力,完全可以玩出来。
不过,这个能力的部分条件还比较模糊。
比如描述说的“价值近似”。
这个“近似”是什么概念?
1块钱和100块钱,数值差了99块,倍数差了足足100倍。
而100块和1000块,数值差了900块,倍数却只差10倍。
那么从“价值”来说,到底是1块和100块价值差距大?还是100块和1000块价值差距大?
另外,“价值”的判定標准是什么?
比如一本书,它的市场价只有20块。
但它的作者很有名,还在书上留下了亲笔签名,让这本书能卖出2000块。
那么这本书的“价值”究竟是按20块算,还是2000块算?
这里面的种种细节必须验明。
想到这里,陈墨心离开办公室,开车回家了。
到家是晚上九点,陈文哲还在客厅看电视。
他瞥了陈墨心一眼,不冷不热地问:“加完班了?”
“是啊。”陈墨心在客厅看了一圈,目光落在角落的收藏柜上。
就和许多手办哥一样,陈文哲也在家里装了一个巨大的收藏柜,专门放些从外面买回来的稀奇玩意。
其中包括一个篮球。
“老陈,这篮球多少钱?能放在收藏柜里,应该不便宜吧?”
“嗯?哦,那个就一千多万吧。”
“什么篮球能卖一千多万?镶了钻?”
“没有,就普通篮球,不过被一个国外巨星用过,上面还有他的亲笔签名。”
“有签名也不至於卖一千多万吧?”
提到这茬,陈文哲不免重重嘆气:“本来只要十几万,后来那个巨星坠机死了,签名成了绝版,我这球就涨价了。”
“哎,本想著十几万买个球,也算败家一回,结果刚到手没多久就赚了一百倍,你说气不气人?”
陈墨心只想呵呵。
他走到收藏柜旁说:“这球借我玩玩唄。”
陈文哲目不转睛看著电视:“隨便。”
陈墨心抱走篮球后,又在家里继续搜罗各种宝贝,什么古董真跡、书法字画之类的。
陈文哲见此有些疑惑,不知道儿子在鼓捣啥,但也没说什么。
他是个俗人,不懂文人墨客的閒情雅致,对这些宝贝也没什么兴趣。
之所以买回家,纯粹是钱太多不知道怎么罢了。
陈墨心就是把它们烧著玩,老陈也无所谓,甚至想夸上一句“好儿子,终於学会败家了”。
陈墨心带著搜罗来的东西回到房间,开始对“相位转移”的发动条件进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