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在 > 第431章 东宫无主(第1页)

第431章 东宫无主(第1页)

凌川眉头微蹙,陷入沉思。

三皇子在此等敏感时刻秘密求见,究竟意欲何为?

自己该不该见这一面?

“他现在人在何处?”凌川追问道。

“殿下与属下接头后便离去了,只让属下转告将军,若愿相见,今夜子时在房中留一盏灯即可!”洛青云低声回禀。

凌川微微颔首:“容我想想!”

整个下午,凌川都卧在榻上养伤,如今他伤势未愈,确实也动弹不得。

两个时辰后,苍蝇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将一封密信呈给凌川,拆开一看,字迹端庄圆润,透。。。。。。

阿澈站在海边,脚底沙粒细软如絮,潮水一浪推着一浪,在他赤裸的足尖前退去又涌来。月光洒在海面,像铺了一层碎银,而他的耳朵却捕捉到了更深的东西??那不是风与浪的合奏,而是海底深处传来的低语,如同无数人影在幽暗中轻声呢喃。每一个音节都带着温度,有哭声、笑声、叹息,还有被岁月掩埋的歌谣。

他缓缓坐下,将芦苇笛横于膝上。这根笛子早已不再只是木头与孔洞的组合,它仿佛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是耳与心之间的桥梁。自从冬至那夜之后,他已明白自己并非“吹笛者”,而是“通道”。那些沉没的声音,需要一个愿意倾听的容器,才能重新浮出水面。

忽然,远处传来脚步声,很轻,但节奏紊乱,像是极力压抑痛苦的人在行走。阿澈没有回头,只低声说:“你来了。”

来人是位老妇,披着褪色的麻布斗篷,脸上刻满风霜。她在离他三步远的地方停下,双膝一软,跪了下来。

“我儿子……死在北境。”她的声音干涩得像枯叶摩擦,“他是乐兵,负责战鼓节律。可朝廷说他们奏的是‘乱军心’的曲子,把三百人全活埋了。坟上压了铁碑,不准祭拜,连名字都没留下。”

阿澈静静听着,手指轻轻抚过笛身上的裂痕。那一道最深的裂缝,是他第一次听见亡魂哭泣时留下的印记。

“你能替他说句话吗?”老妇颤抖着问,“哪怕一句也好……让他知道,娘还记得他爱唱的那首《雁归南》。”

阿澈闭上眼。

风停了。

海也静了。

下一瞬,一声极柔极缓的笛音升起,不似人间所有。那旋律起初微弱,如萤火飘摇,继而渐渐清晰,竟真是一段《雁归南》的变调??不是完整的曲谱,而是夹杂着断续哽咽、战场马嘶、鼓槌断裂之声的残章。然而就在最后一个音落下之际,空中竟浮现一丝极淡的光影:一个模糊的身影单膝跪地,手中握着一面破鼓,抬头望向母亲的方向,嘴唇开合,无声地说了一句什么。

老妇浑身剧震,猛地扑向前方空地,抱住那道即将消散的影子,嚎啕大哭。

阿澈依旧坐着,额角渗出细汗。每一次“唤声”,都是以自身精气为引,牵动阴阳界限。柳芸曾告诫他:“你救得了亡者之言,却未必撑得住自己的命。”但他从不拒绝。因为在他听来,这些声音从来不是鬼魅哀鸣,而是未竟的人生。

夜深后,老妇被人搀扶离去,临走时在沙地上磕了三个头。阿澈独自留在原地,直到东方泛白。

这时,一道身影悄然走近。是守音卫之一的沈砚,柳芸晚年亲授的十二弟子中最年长者。他如今掌管归藏密库轮值,肩上扛着一只青铜匣,上面封着九重符纸。

“昨夜京都有信。”沈砚低声道,“昭雪司查出一份旧档??贞元十二年,先帝下令焚毁《万民吟》手稿三千卷,并将编撰此书的七十二位民间乐师尽数流放。其中一人,是你父亲。”

阿澈指尖微颤。

“你父亲名叫陈拙,东海渔村出身,原为巡海乐兵,擅作渔歌。后来因收集各地民谣,整理成《万民吟》,触怒权贵,被判‘聚众惑民’,发配流放岛。途中船只失事,仅你母子幸存。而你母亲……”沈砚顿了顿,“她本名林晚照,曾是京都瞽姬乐坊的首席歌女。”

阿澈呼吸一滞。

“瞽姬坊专收盲女,表面教习琴瑟,实则为宫廷采集民间怨声,再由御用音官加以‘净化’。你母亲天赋异禀,能听十里之外风雨落点,辨百人心跳悲喜。她不愿篡改百姓真情,私自保留原始录音竹简,事发后被逐出宫,辗转嫁给你父亲。”

阿澈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得可怕:“所以……我不是偶然捡到这根笛子的?”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