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在 > 第427章 禁军统领蓝少堂(第1页)

第427章 禁军统领蓝少堂(第1页)

后方,聂星寒面色冷峻,手中铁胎弓接连嗡鸣,一支支夺命铁箭飞射而出,每一箭必取一人性命,箭无虚发。

然而涌上城墙的死士越来越多,如同潮水般源源不绝,洛青云纵有万夫不当之勇,此刻也渐感力竭,铠甲上已添数道裂口,鲜血缓缓渗出。

“将军,快撤!”洛青云嘶声大吼,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

他与聂星寒二人,是趁着方才杨铁匠与梁桂章交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冒险从城外攀援而上,此刻城外大军仍被重重围困,退路已然断绝。

夜雨如注,檐角铁马叮咚作响。沈知意的骨灰尚未入土,京都却已连降七日冷雨,仿佛天地也在垂泪。观音阁前那口铜炉余烬未冷,灰中竟有一片玉简未焚尽,上刻细若蚊足的字迹:“声脉不绝,人魂不灭;若有来世,愿为一音。”柳芸拾起残简,指尖微颤,终将其藏于袖中。

三年后,春雷初动。

阿笙已十九岁,身形挺拔如竹,虽仍不能言语,但双耳能辨百里之外落叶之音。他每日清晨必至民音堂外井边静坐,听水波自地下音脉传来震动。那一日,井面忽现涟漪,非因风起,亦非人扰,而是自深处涌出一段旋律??正是《同行》的变调,节奏缓慢,似有迟疑,又似在等待什么。

他立刻奔往归藏学堂,将此事告知柳芸。

柳芸正在整理《醒音录》副本,闻言猛然抬头:“你确定是《同行》,不是回声残留?”

阿笙点头,取出随身芦苇笛,吹奏出那段频率。笛音甫落,室内悬挂的十二枚陶管竟齐齐震颤,其中一根更是发出清越长鸣,与阿笙所奏完全契合。

“这不是巧合。”柳芸低声说,“这是回应。”

她当即召集传声盟七十二镇使节代表,宣布重启“音契巡礼”??一项由沈知意生前拟定、未曾实施的计划:以十二镇音武营为核心,沿大梁境内九大主干音脉铺设共鸣阵列,用百姓日常歌声激活地底沉眠的声核网络,重建覆盖全国的“活祭之声”系统。

工程浩大,历时九月。

从北疆雪原到南海渔村,从西域驼道到东海盐田,凡有人烟处皆设音坛。每座音坛中央立一方黑岩碑,碑心嵌入微型声核,可自动采集方圆十里内所有自然人声,并通过地下晶络传导至中枢。而这一切的核心枢纽,就建在雾瘴林深处那块“活碑”之下。

竣工当日,恰逢冬至。

正午时分,阳光破云而出,直射林中祭台。阿笙立于碑前,双手捧起芦苇笛,缓缓吹响第一声。

刹那间,万籁俱寂。

紧接着,自北方静音岭传来低沉嗡鸣,如同大地苏醒的呼吸;西方沙洲陶埙群应和而起,十二律轮转不息;南方漓江水底浮出古老石磬,自行击响三记;东方海浪拍岸,潮音竟成五音阶律动……四极之声,遥相呼应。

最终,所有声波汇聚于雾瘴林上空,在银白色音虹下交织成一首前所未有的交响??既非庙堂雅乐,也非民间小调,而是一种超越语言的存在,像是千万人同时开口,却又浑然一体,宛如天地本身在吟唱。

百姓跪伏于各地音坛之前,老者流泪,孩童安睡,病者顿觉胸中郁结消散。就连宫中那位年逾九旬的老皇帝,也在梦中听见亡妻哼着幼时摇篮曲,醒来后含笑而终。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盛世永驻之时,异象再生。

音虹持续了整整七日不散,第八日凌晨,忽然从中裂开一道缝隙,一道清冷女声自天际落下:

“你们唤醒了声音,却忘了谁曾为之沉默。”

众人惊愕抬头,只见音虹边缘浮现模糊人影,一袭白衣,赤足凌虚,眉目依稀可辨??竟是苏璃!

柳芸失声:“她不是早已魂散静音岭?为何还能显形?”

阿笙却猛地冲上前,对着虚空连连挥手,眼中满是震惊与悲痛。他无法说话,只能用手势比划:这不是真正的苏璃,而是她临死前最后一段执念所化的“声骸”,被如今庞大的共鸣网络意外激活,借由众生意志之力短暂具现。

那身影轻轻摇头,唇未启而声自达人心:“我非归来,亦非复仇。我只是想让你们听见,那些从未被记录的声音。”

话音落下,整片天空骤然变幻。

无数光影自音虹中倾泻而下,化作一幕幕无声影像:贞元年间,乐官们被拖入地牢,割舌封喉,鲜血染红乐谱;静音岭上,三百七十二名老兵跪拜祭坛,高歌《送行调》直至气绝;江南村落,母亲抱着夭折婴儿,在坟前低声哼唱无人知晓的哀歌;边关戍卒深夜独坐城楼,对着风雪呢喃家书内容……

每一幅画面都附带一段微弱至几乎不可闻的原声,唯有阿笙能完整捕捉。他一边听,一边流泪,颤抖着用芦苇笛逐段复现。

当最后一段声音响起??是一个小女孩躲在床底,听着外面父母被官兵带走的哭喊,她咬住手掌不敢出声,只在心中默念:“我会记住这个声音,总有一天……我要把它唱出来。”

阿笙猛然跪地,笛声戛然而止。

柳芸立即下令:“启动‘记忆回溯’程序!将今日所有接收到的声骸信息,全部导入《醒音录》增补卷,命名为《未闻集》!同时向全国发布诏令:鼓励民众讲述家族秘史、祖辈遗言、个人隐痛??无论多微小,只要愿意开口,传声盟必录其声,存其名,纳其情于地脉!”

此令一出,天下震动。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