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春色满棠重棠全本免费阅读 > 第425章 拿你的命来换他(第2页)

第425章 拿你的命来换他(第2页)

“那你可愿让我验尸?”她轻声问。

男子一愣。

“若真是春棠药所致,我当场自刎谢罪。”她目光澄澈,“但若非如此,请你告诉我,是谁让你来砸车的?给了你多少钱?”

男子嘴唇颤抖,终于崩溃:“是……是一个穿灰袍的人,给我五两银子,还说……说春棠要灭北族血脉……我不懂,我只是想替父报仇……”

孟梁安起身,挥手命人松绑:“放他走。另付十两银子,送他父亲遗体去太医院做尸检。若确系伪药致死,春棠全馆为他戴孝三日。”

众人震惊。

知棠一路无言,直至回到书房才忍不住问:“娘,万一真是我们的药呢?您真的会……”

“不会。”她摇头,“因为每一味药,从采收到封装,都有十二道工序留档,二十人签字。真正的春棠药,绝不可能含毒。但百姓不懂这些,他们只记得谁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

她翻开《行医笔记》,写下一行字:“信任一旦破碎,重建需百倍真心。”

数日后,尸检结果出炉:死者体内毒素来自一种名为“鬼臼酊”的民间偏方,与春棠药品毫无关联。真正害死他的,是听信谣言擅自停用正规药物,转而服用所谓“祖传解毒汤”。

消息公布当日,砸车男子当众跪地痛哭,请求宽恕。孟梁安亲自扶起他,送去药馆学习辨药常识,并聘为“百姓监督员”,每月巡查各分馆服务情况。

风波渐平,然暗流未止。

某夜,阿枝送来一封匿名信,纸面粗糙,墨迹斑驳。信中仅八字:“丙火未熄,棠影将折。”

孟梁安盯着那八个字,忽然想起什么,急忙翻找十年前的火灾档案。果然,在一份烧焦的角落残页上,发现一行模糊小字:“丙氏密语:火生土,土藏金,金断仁心。”

她猛然醒悟??丙仲康并非单纯报复,他在布局五行杀局!

“火”已现(纵火药库),“土”将至(污染水源或土地),“金”潜伏(兵器与毒药结合),“木”为春棠(象征医药),“水”为民生(百姓饮水与情绪)。此人精通阴阳术数,欲以五行相克之道,逐步瓦解春棠体系。

她立即修书兵部,要求加强边境水井监测,并派遣老陶带队赴各地药田排查土壤异常。同时下令所有战地医官改用铜壶煎药,以防铁器催化未知毒素。

七日后,老陶急报:朔州药田土壤中检测出微量汞砂,足以使药材变异成毒物!幸而发现及时,尚未流入成品。

孟梁安震怒之余,亦感悲凉:“他们不仅要毁药,还要毁地。让百姓从此不信这片土地能长出好药。”

她亲赴朔州,带领农医团队翻耕三尺深土,换填净土,并种下首批“誓心莲”??一种只在纯净之地开花的白色莲花,作为环境监测标志。

知棠全程参与,双手磨出血泡也不肯停下。夜里,她坐在田埂上写笔记:“今日明白,医者不仅治人,也要护土。土地若有记忆,它一定记得谁真心待它。”

归来途中,母女路过一座荒庙。庙门破败,匾额上“春棠施药处”五字已被刀痕划破。知棠默默掏出炭笔,一笔一画重新描摹。

孟梁安看着女儿瘦小的身影映在残墙上,忽然道:“你知道为什么我给你取名‘知棠’吗?”

知棠回头。

“‘知’是明辨是非,‘棠’是为民遮荫。我希望你长大后,不必像我一样在战火中挣扎求存,而是能站在阳光下,堂堂正正地说:我是医者,我值得被信任。”

少女眼眶湿润,轻轻靠在母亲肩头。

冬去春来,海棠再开。

这一年清明,全城春棠分馆同步举行“亮灯仪式”。夜幕降临之际,千盏琉璃灯同时点燃,灯罩上绘着药材图谱与患者康复画像,光芒连成一片,宛如星河落地。

沈东灼携子女立于高台,朗声道:“今日起,每年此日定为‘仁心节’。凡救一人者,授一灯;凡捐药者,点一烛。愿这光,永不熄灭。”

孟梁安站在人群中,仰望灯火,忽觉袖中短匕再次微动。她取出一看,刀柄上那半句诗不知何时已被沈东灼补全:

“心灯不灭,何惧夜长;

仁术所至,春色满棠。”

泪水悄然滑落。

她知道,丙仲康或许仍在暗处窥伺,仇恨的种子未必全除。但她也深知,只要还有人在病床前守候,在废墟中施针,在风雪里送药,春棠就不会倒。

多年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兵来到春棠总馆,献上一枚锈迹斑斑的军牌。他说:“当年我在雁门关重伤濒死,是春棠女医用身体挡住落石,把我拖出塌房。她临终前说:‘告诉我的孩子,娘没逃。’我找了三十年,才知道她叫柳芸。”

知棠接过军牌,郑重收入“仁心堂”英名录。

当晚,她在《行医笔记》末页写道:“母亲教会我,药香是最温柔的武器,而信念,是比铠甲更坚固的护盾。这个世界永远不会完美,但只要有人愿意低头种药,春天就一定会回来。”

风铃轻响,海棠簌簌。

月下素影依旧,执灯翻卷,守一方安康。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