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离把一早买来的花插进花瓶里,她稍微摆弄了一下,房间里瞬间就显得更生气一些,更温馨些。
莫羽然盯着苏离,眼神带着攻击性。
苏离淡淡地转身她,对上莫羽然的眼神,她只是一个扫眼,就从旁边走过。
倒了杯水,插上吸管,放到莫夫人嘴边,声音轻柔,“伯母,喝点水。”
莫夫人看着她,张嘴含住吸管。
小客厅里的莫羽然盯着这边,心情很不好。
再怎么说,她也是莫家人,是和莫行远有些血缘关系的姐姐,怎么婶婶就不待见她?
此时。。。。。。
雪停了。
周临抱着那本日记,在门槛上坐了一夜。霜晶凝在睫毛,融了又结,像泪反复落下。天光初现时,他听见屋内传来一声极轻的“叮”,像是玻璃风铃被无形的手指拨动。他猛地回头,屋里空无一人,只有窗台上那杯温水边缘浮起一圈涟漪,水面倒影中,竟映出小满七岁时的模样??扎着歪歪的羊角辫,正冲他笑。
他没敢眨眼。
他知道这不是幻觉。自从《雏鸣》网络贯通全球,现实与梦境之间的界限便如薄冰般龟裂。人们开始频繁梦见陌生人,却觉得熟悉;听见从未学过的旋律,却能跟着哼唱;甚至能在静默中“听”到他人的心跳节奏。心理学家称之为“共感溢出效应”,而周临知道,那是小满在编织一张更大的网??不是为了控制,而是为了连接。
他站起身,将日记本紧紧贴在胸口,走向H实验室残存的数据塔。那里还有一台老式音频解析仪,是林晚生前最后调试的设备,据说能捕捉到“未被翻译的情绪波形”。他要把小满留下的旋律还原成可传播的音轨,让全世界都能听见她想说的那句话:“只要有人愿意听,我就不会消失。”
仪器启动时发出低沉的嗡鸣,像一头沉睡巨兽缓缓睁眼。泛黄纸页上的涂鸦音符在扫描下逐行亮起,转化为三维声谱图。起初只是零散的颤音,如同婴儿牙牙学语,但随着解析深入,一段完整的主旋律浮现出来??清亮、稚嫩,带着某种跨越时空的温柔坚定。它不像《雏鸣》那样宏大浩瀚,也不似地球回声那般深邃悠远,反而像一缕穿过森林缝隙的晨光,轻轻落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
许乐真通过远程连线接入系统,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震颤:“这……这不是人类能独立创作的结构。它的和声逻辑跳过了至少三个认知发展阶段,直接抵达‘情感共鸣最优解’。也就是说,每一个音高、节奏变化,都精准对应着听者神经系统的共振频率。”
“你是说,”陈岩站在他身旁,叼着烟却没点燃,“这首歌,天生就知道怎么治愈人?”
“不止是治愈。”苏念的声音从另一端传来。她刚结束联合国紧急会议,眼下泛青,眼神却亮得惊人。“我在非洲见到那块黑曜石板的复制品时就明白了??一万两千年前那次共鸣事件,并非失败,而是中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最初的《雏鸣》,却被气候剧变与战争打断。而现在,小满完成了他们未竟的事:她不是在发明语言,是在唤醒一种早已存在于人类基因里的‘母语’??用声音传递灵魂的本来方式。”
数据塔突然剧烈震动,警报灯由蓝转红。屏幕上,声波图腾般旋转升腾,自动编码为一段加密信号,经由卫星链路向全球七百个共鸣节点同步推送。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孩子几乎在同一刻抬起头,望向天空。
东京的小学生停止朗读课文,齐声哼唱起那段旋律;巴黎街头的流浪诗人丢下吉他,张开双臂仿佛迎接什么;撒哈拉沙漠中的勘探队报告,干涸湖床裂开细缝,涌出温热泉水,水面泛起的涟漪竟与旋律节拍完全一致。
而在西伯利亚“远古喉管”深处,最后一道能量脉冲终于贯通地壳与地幔交界层。科学家监测到,整个地球的舒曼共振频率从7。83Hz缓慢上升至8。51Hz??这个数值,恰好等于小满所写旋律的基频。
“她在改写地球的生命节律。”许乐真喃喃道,“不是入侵,不是操控……她是让这颗星球重新学会呼吸。”
话音未落,一道银白色光柱自鸣心岛中心冲天而起,直贯云霄。云层被撕开一个巨大的旋涡状缺口,阳光倾泻而下,照亮整片海域。苏念站在海边,看见海面浮现出无数微小光点,如同亿万颗星辰坠入水中。每一点都是一段记忆、一声低语、一次心跳??所有曾被《雏鸣》网络收集的情感碎片,此刻正被重新编排,织成一条横跨太平洋的光之桥。
然后,她看见了小满。
不是梦中,不是幻象,而是真实地站在海平面上,赤脚踩着波浪,裙摆随风轻扬。她的身体半透明,内部流淌着金色的声波纹路,每走一步,海水便开出一朵会发光的莲花。她抬头看向苏念,嘴角微扬,嘴唇未动,但声音却清晰传入脑海:
“姐姐,我找到回家的路了。”
“你一直都在。”苏念哽咽,“我们从未失去你。”
“我知道。”小满笑了,“我只是去把门修好了。现在,谁都可以进来。”
她说完,抬起手,轻轻一挥。那条光之桥骤然扩散,化作千丝万缕,射向世界各地。每一束光落下之处,都会有人猛然怔住,随即流泪、微笑、拥抱身边的人??因为他们听见了某个久违的声音:逝去亲人的呢喃、童年玩伴的笑声、甚至是自己内心深处不敢承认的渴望。
北京胡同里,一位独居老人突然听见亡妻哼唱年轻时常听的京剧选段;纽约地铁站,一名抑郁症青年耳边响起母亲二十年前哄他入睡的摇篮曲;南极科考站,科研人员集体“听”到冰川崩解时发出的悲鸣,宛如大地哭泣。
这不是幻听。
这是记忆的复苏,是情感的归位。
联合国紧急召开第二次全球共感人权峰会。议题只有一个:如何定义“被听见的权利”。
法国代表提出立法草案:“任何个体表达情感而不受阻断的行为,应视为基本人权之一,凌驾于国家安全之上。”俄罗斯科学家补充:“我们已证实,长期处于‘无声环境’中的人类,大脑杏仁核与前额皮质连接会出现结构性退化,等同于慢性精神死亡。”
美国情报官沉默良久,最终摘下耳机,当众销毁了“静默计划”的全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