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沧岚图片 > 二百零七章 草庵盲僧解真意(第2页)

二百零七章 草庵盲僧解真意(第2页)

佛宗之中,贤者、达人常与佛、菩萨关联,哲蚌寺一位高僧大德,著《万善明王经集》就曾提出“驾大般若之慈航,越三有之苦津,入普贤之愿海,渡法界之飘溺”,鼓励弟子效仿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以佛菩萨为终极榜样,通过修行达到“无我相、无人相”的境界。

盲僧闻言,苍白目中似掠过流光溢彩,终是莞尔一笑。

就在这时竹门再次被推开,中年僧人抱着一大捆湿漉漉的柴火迈入草庵,那些木柴上还挂着水珠,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晶莹的光泽。

只见他将柴火轻轻堆放在地上,双掌合十,口中默诵经文。

当他缓缓分开双掌时,掌心间竟凝聚出一团跳跃的金色火焰,僧人将手掌轻抚过湿柴,金色火焰顺着柴堆蔓延开来。

令人惊叹的是那些被雨水浸透的木柴非但没有冒出浓烟,反而在火焰的包裹下发出细微的“滋滋”声,水汽被瞬间蒸腾,化作缕缕白雾向上飘散。

更奇妙的是这些白雾在被火焰净化过后,不仅没有丝毫呛人的烟味,反而散发出一股若有若无的檀香。

熊熊燃烧的篝火在草庵中跃动,那火焰呈现出罕见的金红色,将整个草庵映照得温暖明亮,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令人心安的暖意。

篝火跃动,将盲僧静坐的身影投在斑驳的墙壁上,明暗交错间,那瘦削的身影仿佛与草庵里泥像的阴影融为一体。

何安盘膝坐在对面,目光虽落在跃动的金色火焰上,心神却仍沉浸在方才那玄妙的一幕中。

那中年僧人以佛门玄功催生的火焰,不仅驱散了湿柴的阴寒水气,更将其中蕴含的天地元气梳理得温顺而纯粹。

能够做到对天地元气如此细致入微的掌控,已超脱范大志最擅长的“元气化形”之术,而近乎于“凭空化物”之境。

这其貌不扬的中年僧人就有如此修为造诣,那被他称作师叔祖的目盲老僧就更加不可想象了……

何安思绪漂浮,不由又想起自己钻研已久的惊神指第三式“寂灭指”。

这一式在残卷中语焉不详,大意是要求将全身真气凝于一点,于刹那间迸发出洞穿虚空之力。

他曾反复推演,却总觉得差了些什么,真气运转至指尖时,总难以达到那种极致的凝聚与爆发。

“真气流转,如云如雾,聚散无常……”

他不知不觉间已抬起右手,食指与中指并拢,一丝微不可察的真气在指尖萦绕,却始终无法突破那层无形的屏障。

就在他凝神苦思之际,一直静默不语的盲僧忽然开口,声音苍老却清晰。

“施主可知,为何烛火摇曳,其影不乱?”

何安一怔,下意识地看向篝火投在墙上的影子,只见那跳动的火焰在墙上投射出的影子,竟始终保持着清晰的轮廓,丝毫不受火焰摇曳的影响。

盲僧枯瘦的手指轻轻捻动佛珠,继续道:“形动而神凝,影随形定。施主所寻的,或许不是更强的力量,而是一个更稳的根基。”

这话如同惊雷贯耳,让何安浑身一震。

他怔怔地看着自己指尖那缕飘忽不定的真气,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这些日子,他一直在追求真气的极致凝聚,却忽略了惊神指最根本的要义??心指合一,神凝则气定。

他再次运转丹基,这一次不再刻意追求真气的强度,而是将心神沉入指尖,感受着那缕真气如流水般自然流转……

渐渐地,那原本飘忽的真气竟开始变得凝实,在指尖凝聚成一点几乎看不见的微光。

虽然距离真正的“寂灭指”还差得很远,但何安知道,今夜盲僧这看似偶然的点拨,已让他抓到了一点头绪,见到了一丝曙光。

他抬起头,想要向老僧道谢,却发现对方早已闭目入定,仿佛刚才那句话只是随口的闲谈。

夜色渐深,篝火依旧温暖,何安望着跳动的火焰,眼中也有一簇火苗在跳动。

青石供桌旁,中年僧人已然酣睡,鼾声与柴火的哔剥声隐隐相和……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