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正在心中暗自鄙薄的赵光义,登时愣住。
像是突然间,被一只强有力的大手,扼住了脖子一样,硬生生将他的那些想法,都给掐灭。
整个人的目光都显得有些呆滞,又有数不尽的惊疑。
他可不是赵匡胤这等读书不多的老猪狗,他诗词读了很多,私下里也曾写过一些诗词,自觉皆是上品。
可在听了李成所说的这首词后,一下子就自惭形秽起来。
他以往看过的那些词,包括他自己所写,在这首词面前,简直就是萤火之光与皓月争辉。
就像是小儿的胡闹。
或者,根本就不能称之为词!
读词,写词那般久,今日方知何为词!
这世间,竟有人能写出此等词?!
赵匡胤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他虽在万岁殿,可此时却觉得像是突然来到燕赵之地,立于长城之上。
直面寒风,看长城内外的好风光。
观山舞银蛇之奇,看原驰蜡象之壮。
雪住天晴,一轮红日子自东方升起,银装素裹的万物,附上了一层红色的日光。
真真是分外妖娆!
关键是等景象之中,又有一种强烈的催人上进,奋发向上的势头。
令人无法言明,却能感觉到,让人不自觉就心胸开阔,豪气自生!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原来,这才是完整的词句!
尤其是听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结束语时,赵匡胤更是浑身一震。
恍惚间像是看到北国的冰天雪地之中,没人立于城墙之下,负手看小坏山河,挥毫写诗篇。
目光自眼后壮丽山河,移向历史长河,一一扫过。
面对那些还没作古,在历史下留上偌小名声的帝王,我也从容是迫,一一点评。
自没一番小胸襟,小气魄。
那种从容与自信,是我所远是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