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爱卿你插翅难飞在线阅读 > 2030(第7页)

2030(第7页)

这个想法一出,东方景明蠢蠢欲动:“娘,生红薯还有吗?”

“还有,就在厨房。”苏云娘道:“你要是喜欢吃,娘回头用它研究点新花样,那一大筐应该够你吃大半个月,等你爹明年去佛郎机经商的时候,我让他再想办法弄回来一点。”

“不!不要!”东方景明道:“那些红薯全都留着,我要研究一下!”

虽然不知道东方景明到底要早就什么,但苏云娘还是配合的点了头:“除了这个还有一筐圆咕隆咚的玩意儿,一会儿我都叫人搬你屋里去。”

“谢谢娘!”

东方景明幸福的咬了一口眼前的红薯,忽然觉得自己这辈子都值了。

“哎,对了。”

苏云娘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东方景明还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你还没告诉娘,你为什么会认识这个东西。我问你爹它叫什么,你爹叽里咕噜说了一句,我也没听懂。”

想来东方远航给苏云娘说的应该是佛郎机语,再加上他翻译不出来,就只能对着苏云娘叽里咕噜了。

而面对苏云娘的问题,东方景明第一次觉得多读书是一件好事,随时都能拿书做挡箭牌。

他游刃有余道:“在《五洲志》里读到的,里面记载了一些只能在西域诸国见到的东西。”

《五洲志》是大乾建朝初期,一位经常出使西域各国的使臣所著写的书籍。

最开始他只是想通过写书的方式,记录自己在西域各国的所见所闻。

等到了昭帝——也就是霍骁的祖爷爷那一辈儿,这本一跃成为官方书籍。

因为随着大乾与西域诸国的往来越发密切,昭帝发现西域的一些东西非常值得借鉴和研究,于是他提高了这本书的地位,还赋予它《五洲志》这个高大上的名字。

所以他拿这个当借口,应该不会有什么不妥。

一来苏云娘没有他这过目不忘的本事,二来她识字数量有限,就算看过这本书也大概率是不记得了。

哪怕这本书里并没有关于红薯的记录。

如东方景明所料,苏云娘听后果然不在纠结这件事,只剩下满满的骄傲

吃完早饭,快乐消失,烦恼重新浮现。

东方景明抱着“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心情去上班,呸,上朝……

不过总得来说,他现在的心情比刚刚起床那会儿要好上一大点,毕竟改善了一下伙食,临走时他甚至还装了一个红薯。

随着上朝的时间不断延长延长再延长,东方景明无比庆幸自己出门前摸了个红薯放在怀里。

他是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上朝的第一天竟然就撞上了“当堂吵架”这种事。

而争吵的话题无外乎围绕一件事展开——塞北的事儿到底怎么解决!

虽然使臣勘灾回来以后,朝廷立即播了粮食和银两前去赈灾,但使臣带回来一个令人十分头疼的消息。

——要看着快五月了,塞北的土地仍然没有完全解冻,要是赶在五月中旬还是没有解冻的话,今年可能就要颗粒无收,然后明年继续闹饥荒,饿死一大片。

塞北的人也是人,朝廷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去死。于是朝野上下一时间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明年增加对塞北的粮食调拨,一派主张调动塞北人迁居中原直接避免这种情况。

两派争论不休,谁也不让谁。

而随着争论的内容被不断展开,东方景明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多,渐渐的他觉得这两派的观点都不太行。

由于水稻和小麦这两种主要农作物,每年的亩产几乎都是固定的。

若是明年贸然加大对塞北的支援,可能就要克扣供给边疆的军粮和其他地区的粮食,要是边疆十二部趁着这个机会上来咬一口,或者再度开战,大乾还真不一定能打赢。

毕竟三年前善帝在位时与他们打的那一仗,几乎掏空了大乾的国库,至今都没缓过来,要是这个时候再打,内忧与外乱并存的大乾怕是危在旦夕。

基于此,明年往塞北运送更多粮食根本不现实,大乾必须保证好边疆的供给。

而迁居更加不现实,塞北是大乾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聚集区,他们拥有独特的生活习惯和交流方式。

若是调动他们迁居中原,肯定会和中原地区的世家贵族起冲突,彼时照样会引发麻烦

听着这群人吵来吵去的声音,东方景明越发觉得这件事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寻找一个适合在塞北地区种植且产量极大的农作物。

塞北的地理位置过于靠近北极之地,一年十二个月,只有四五个月适合种植粮食。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