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四合院意思 > 第371章 不能出这种差错(第2页)

第371章 不能出这种差错(第2页)

李向东躺在铺上,闭眼却神经紧张,脑子回放昨夜帐本摆到门口的一幕。他知道,这次不是最后一次试探。

他突然起身,步入公用仓库,打开门,检查红线、帐册、储物標记。他拿起帐册,翻到页码,低声念出边缘记录:“5月28日,公用煤10袋,张氏补偿10袋……”他一句一句念著,像为自己做心理锚定。

他放下帐册,心说:“只要帐还在,好事就会继续。”

傍晚,院子渐渐恢復人声。孩子们嬉笑,妇人们在晾衣服。

秦淮如站在晒穀台边,看著几个小孩追逐打闹,忽地心底一阵温暖:这个院子,有混乱,也有希望。

她转身,发现李向东站在院门口,手里捏著那份匿名信残角,声音轻声念出几个字:“『有人要把你拉下水——不只是过去警示,而是现在的警觉。”

他目光定定:“我希望这封信成为一种契约:任何想动院子,动咱们財务的人,都会被看到,会有人起来提醒。只有这样,这里才能站稳。”

秦淮如含笑回望:“我会配合你的。”

太阳落下门槛,青砖染上最后一抹余暉。风吹动树叶,沙沙作响,仿佛为这片院落谱写新的韵律,仍有不安,却也多了一丝篤定。

黎明的余温刚退去,四合院里又迎来了新一轮日常的开始。炊烟未起,只有李向东一人站在仓库前,目光警觉地扫视周围。昨夜帐目清点已达成协议,可他心中明白,秩序需要实质支撑——仓库里的煤炭,是这个冬天大家温暖生活的保障。

他深吸一口气,抱定决心:是时候要回那几袋煤炭了,让帐面上的补偿变为真实行动。

一轮初升的红日越过院墙东侧,照亮灰瓦与长廊。李向东提著一只竹篮,缓步走向贾张氏的屋门。

门轻掩,金色光芒从夹缝里透出。他站定,抬手轻轻敲了敲门扉。

贾张氏闻声,慢慢打开门,眼神闪著几分警惕,也带著一丝无奈。

“李向东?”她声音里有清晨的沙哑。

李向东微微欠身,声音平静:“贾婶儿,昨夜您说会补回煤炭,谢谢您。这几日仓库里的煤存量有下降,我想来算个清楚,拿回五袋补上去,也让大家安心。”

贾张氏看他手中的竹篮,嘴角抽动:“你需要多少?”

他回头望向院落方向,声音不紧不慢:“五袋就够了,不需要多,屋子能用得上。”

她愣了一下,转身进屋,脚步有些沉。门口木屐的声响在院里迴荡,如同她的心跳。

屋內灯光微暗,煤炭供放处整齐排列。贾张氏弯腰打开煤柜门,隨手提出五袋煤,递到李向东手中。

扛在肩上,煤包沉甸甸,借著这一刻重量,他心里更觉真实。

“这是您的补偿,也算是我的诚意。帐本上是一回事,这煤,你拿了即算清。”她低头,声音无波,却带著一抹疲態与决心。

李向东稳稳接过那五袋煤,放入竹篮后,他端正身姿,目光平和:“贾婶儿,谢谢。我记在帐本上了,並会当著大家念出这五袋的补偿,让它成为明文记载。帐不光看心,更要有人看得见。”

她抬头看他,眼里有一丝亮光,似乎稍稍缓解那些沉重:“我愿意当著大家说,也希望以后,这里再没有谁偷谁补的不安。”

院子中央,太阳慢慢升高,邻居们陆续出现,有出门干活的,也有磋商探討的。看见李向东从仓库走出,他抬篮示意,旁边的秦淮如轻声应和:“这是补回的煤,我来登记记录。”

人群渐渐聚拢。大家看见煤袋在场,也就不再拿歷史旧帐打趣,而是微微点头。

“不错,算数没错。”一位大妈笑著说。

“今儿之后,只要帐真、煤实,大家心才踏实。”另一人附和。

贾张氏站在人群后方,眼神柔和但依旧复杂。李向东朝她投去一个平静的眼神——不是胜利,而是確认。

午间,院內再次敲响一桌,几盘时蔬和萝卜汤端上来,乡里稳重的气息再度笼罩。他们围桌而坐,桌子旁是那五袋新补的煤炭,放在门口,显得有些突兀,却也最实在。

李向东端起筷,轻声说:“这煤,是昨日的承诺。以后仓库若有缺口,先来提醒我与淮如,大家一块决定、登记入帐,不再有隱情。”

大家纷纷点头,而贾张氏也低头轻声:“以后……我会自己登记帐,监督煤使用。”

稍后,当邻居们各自回屋,院坐上的灯火渐暗,只留李向东与秦淮如和贾张氏三人晾在余温中。

李向东看著那五袋煤,声音清澈:“这五袋,不是过去懊悔的象徵,而是未来约定的承诺——帐务透明、行为可见。”

贾张氏抬头,眼角一丝湿意闪现:“我……我会做到的。”

秦淮如轻声道:“有你能做到,也相当於让大家再放心一些。”

夜幕缓缓降临。院落里,煤袋依旧在那里,仿佛一座標记,告诉夜深人静时:秩序必须靠行动支撑,而行动,也最能定义一个人的態度。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